龍嘯大明

第二十二章 進攻浙江(四)(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素聞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將軍本舊朝之重鎮,新朝之勳臣,蓋詎意國遭不造,闖賊肆惡,當日之本衷,誌興楚國,飲泣秦庭,縞素誓師,提兵問罪。然狄夷之邦,憑借兵勢,外施複仇之虛名,陰作新朝之佐命,雖叩兵入關,自立為帝,卻是以將軍當為第一功也。

    然水盈則溢、月盈則虧,何況人乎。將軍不避艱險,提數十萬之眾,逐闖賊於河北,敗珍寇於關中,揮師南下,沿江西進,進取南都,遂使清廷立足中原,圖開創之豐功。然功莫大焉,亦禍莫大焉也。況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清室仍狄夷之邦,不知人論禮數,父子兄弟尚且不能相容,豈能獨善將軍乎。然尚未有負將軍者,蓋因有我,始有將軍在。而浙江亡複之時,即為將軍大禍當致之日也。

    今將軍麾下帶甲數十萬,以將軍之神武英勇,未嚐不能縱橫天下,稱雄於一方,又豈有受製於人之理乎,故為將軍顧,當宜早自決,切莫自誤。”

    這封信的言語十分簡單, 並沒有太複雜的句子,僅僅隻是把要表達的意思都表達出來,如果和錢謙益的那篇[勸降順表]相比,無論是遣詞造句,還是格式韻律,顯然是要相差太多了。如果說錢謙益是一篇研究生論文,那麽這一封信頂多隻能算是小學生的作文水平。

    當然以商毅現在的古文功底,能夠之乎者也的寫出這樣一封信來,己經是非常不容易了。這還是在這幾年的時間裏,他經常和王夫之、李岩這樣的這個時代的知識份子相接觸,也聽慣了之乎者也一類的文言詞句,才有這樣的古文水平,如果是剛剛來到這個時代的時候,肯定是寫不出這樣一封信來。

    但就是這樣的一封信,吳三桂卻翻來覆去,反複看了十餘遍,幾乎能夠一字不差的給背誦出來,但這時仍然獨自一個人在大帳裏坐在燈前,兩眼緊盯在信紙上,一言不發。

    這封信是由一個被商家軍俘虜的清兵帶回來的。這名清兵本來是吳三桂的舊部,跟隨吳三桂在山海關駐守了幾年,又一起降清,在吳三桂部下也算是一個老人了,許多吳三桂部下的士兵都認識他,因此在他被放回吳三桂的大營之後,並沒有受到什麽責難。隻是暫時被限製了自由,然後派人通報給吳三桂。

    吳三桂當然知道,自己的士兵絕不會無緣無故的被商家軍放回來,一定是另有原因,於是也立刻招見了這名士兵。而在這名士兵向吳三桂交出這一封信的時候,吳三桂還頗有些不以為然,商毅寫信給自己做什麽,肯定不會是想要投降,也不會勸自己投降,難到說是想和清軍講和嗎?

    吳三桂和商毅之間到是有過一麵之識,當時商毅才剛剛嶄露頭角,但比起吳三桂還稍有些不如,不過吳三桂對他到是有一些惺惺相惜之意。就在那一次會麵之後,吳三桂就赴山海關上任,而商毅也返回了山東。但在商毅離開北京的時候,已經被國丈田弘遇答應送給吳三桂的陳圓圓,卻連夜出逃,投奔商毅,和他一起私奔回到了山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