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嘯大明

第七十一章 黃宗羲來訪(三)(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進城之後,在黃宗羲的建議下,黃宗羲和王夫之找了一間酒樓,要個一個雅座單間,對酌飲酒。

    喝了幾杯之後,黃宗羲才神色凝重的對王夫之道:“而農,我想商軍門不過隻是一省巡撫,又無朝廷法令許可,還建立軍校,雖然是為了培養人材,但終不妥當,更不用說公然開辦兵工廠,建造火器軍需,我看以是有越職專權之嫌,你即為商軍門的左右臂膀,還是要勸告一二為好。”

    王夫之卻若無其事,搖了搖頭,道:“太衝兄,凡做大事者,不可拘泥於小節。何況現在正是亂世,隻可事急從權,又豈能凡事循規蹈矩。我們商家軍過去所以戰無不勝,全仗有火器犀利,士兵訓練有素,若不如此,我們商家軍又何以抵抗滿清嗎?雖有越職專權之嫌,這次我們商家軍在山東為朝廷守住青州、萊州、登州三府之地,亦足可相抵,難到太衝兄以為,尊規守矩要比擊敗滿清更為重要嗎?”

    黃宗羲呆了半響,也隻好道:“訓練士卒,培育人材,尚有可說,但商軍門若是需要火器,大可向朝廷索要,又何必硬要自己建一座兵工廠呢?何況這座兵工廠的規模,不用我說,而農也該看得出來,也未免太大了一點,隻為守衛山東一地,有必要弄得如此規模嗎?終非為人臣者應做的。”

    王夫之也歎了一口氣,道:“太衝兄,你是在南京任職的人,也應該看得出來,如今的南京朝廷是個什麽樣子,別說是像朝廷請賜火器,恐怕就連撥調些軍器錢糧,也做不到吧。但此番在山東大勝清軍,未費朝廷一兵一卒,一錢一糧,試問除了我們商家軍之外,還有誰能夠做的到。若是曰後滿清軍隊大舉南下,能夠抵禦清軍者,除了我們商家軍之外,又其誰者?又何苦為了一座兵工廠,而糾纏不清呢?”

    黃宗羲張了張嘴,終於還是沒能說出一句話來。

    王夫之又道:“太衝兄,你心裏想的什麽我知道,越職專權之事,並非商軍門一人的行為,湖廣左良玉、江北四鎮,那一個又不是如此,太衝兄為何獨怪商軍門一人。何況商軍門自成名至今,累有大功於朝廷,而並無有失臣體的舉動,如今不過是為了抵抗北虜,而事急從權,又豈可無端精忌。何況……”王夫之頓了一頓,也正色道:“何況大明的江山社稷興亡,在於朝廷的徳行,正是因為朝廷失徳,才致使天下大亂,太衝兄既在南京為官,當勸朝廷勤修徳行,皇上克己複禮,大明始有中興之望,而非是猜忌提防大臣,此仍是舍本取末,自毀長城之舉也。”

    黃宗羲呆了半響,搖了搖頭,又苦笑了一聲,到底還是說不出一句話來。其實黃宗羲心裏也十分淸楚,整個南京朝廷,根本就是爛泥扶不上牆,而皇帝朱由崧,甚至連劉阿鬥都不如,至少劉禪還知道把朝政大權全都交給諸葛亮去處理,等諸葛亮死了以後,才開始信寵黃浩這樣的奸邪之輩。當然在黃宗羲的心裏,諸葛亮就是指的東林黨,而黃浩的角色,自然是由馬士英來扮演了。而至於朱由崧為什麽要信任黃浩而不信任諸葛亮的原因,卻被黃宗羲直接無視掉了。

    其實王夫之也是十分精明的人,他投靠商毅也有一年的時間了,自然也能看得見,商毅的一些做法確實並不符合為臣之道,而且商毅對南京朝廷,也隻是表麵恭順而己,實際是我行我素,完全就是割據一方的做派。但王夫之心裏也清楚,這要怪也隻能怪南京朝廷太不整作,太不爭氣了。要想指望在南京朝廷的領導下抵抗清軍,那是癡人說夢, 還不如讓商毅一個人甩開南京朝廷獨幹, 說不定還有幾分把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