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嘯大明

第九十七章 遷移(四)(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經過了這一次驚險之後,村民們也發現, 留在野外實在太不安全了,還是早一些到達穆陵關才好,因此人人都不在埋怨,全都自覺的加緊趕路。大隊人馬又走了三個多小時,居然一口氣走出了十多裏的路程。這時天色以晚,也以經走到了先頭人馬紮營做飯的地點。於是商毅下令,人馬就在這裏原地休息,明天再繼續趕路。

    大隊人馬安頓下來之後,商毅一算,今天居然差不多走出了二十五六裏的路程,以經大大超出了自己昨天預計。現在離穆陵關隻剩下十五六裏的路程,如果明天一早就加緊趕路,中午隻吃點幹糧忍耐一下,到下午兩三點鍾時,就應該可以趕到穆陵關了。於是商毅又派人連夜趕到穆陵關,讓留守穆陵關的唐鎮明天派兵在路上接應。

    而在楊武丞看來,卻又是另外一番感觸。他們一夥人今天下午也跟著隊伍走了三個多小時,左右觀察,發現整個隊伍雖然走得不快,但卻井然有秩,而且在前後左右都有人照應,雖然鬧哄哄的,卻一點也不混亂。四千多人的隊伍,還夾雜著一百多輛大車小車,但卻比自己帶的二三百團兵出行還要整齊有秩得多。

    雖然楊武丞不擅於帶隊領兵。但也看得出,這才是一支真正軍隊的樣子,自己過去帶的,真就是一邦烏合之眾。在下午剛開始說要追隨商毅,多少還有一些衝動報恩的情緒,但現在覺得從此真跟著商毅,到也不是壞事。

    這時飯菜都端了上來,商毅也招呼楊武丞坐在一起吃飯。楊武丞一開始還有些放不開,但圍坐在一起的周少桓、童大勇、成進都是年輕人,大家也很容易相處,不一會兒,隔閡就少了大半。

    商毅這才問起楊武丞的槍法。楊武丞到是個實在人,也沒有隱瞞,將自己的師承來曆全盤托出。原來他的槍法仍是祖宗,是宋代楊家槍。

    商毅聽了,也不禁肅然起敬,他知道宋代楊家槍可不是評書中說的楊家將,而是南宋時期,“紅襖軍”首領楊安兒的妹妹,人稱四娘子的楊妙真所創的梨花槍,當時就號稱天下無敵手。

    明中期的軍事家何良臣在《陣紀》中曾說:“馬家槍,沙家竿子,李家短槍,各有其妙……而天下無敵者,惟楊家梨花槍法也。” 而戚繼光在《紀效新書?長槍總說》中也評說:“長槍之法,始於楊氏,謂之曰梨花,天下鹹尚之,變幻莫測,神化無窮。” 對梨花槍法的評價都相當高。

    楊妙真本是山東益都人,早年隨兄長楊安兒起事反金,後嫁於李全為妻,楊安兒死後,楊妙真與李全一道回歸南宋,後來又不見容於南宋朝廷,李全戰死之後,楊妙真晚年複回山東定居。因此梨花槍就在山東地區流傳下來。

    楊武丞就是這一支楊氏的後人,所學的就是祖傳楊氏梨花槍。當年楊妙真縱橫山東,與金軍交戰,全是兩軍對陣,因此梨花槍無論是馬上步下,都有獨到之處。而楊武丞也教了一些給他的團兵,因此箕屋山的團兵論單兵能力,到是不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