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嘯大明

第二十五章 民團教師(一)(1/3)

    因為周世奇是擔任過地方官員,頗有一些行政組織能力,而且周家在當地也算大族,很有號招力,再加上他的兒子又正在縣裏當差,縣太爺也要賣他幾分麵子,因此行事也十分方便,修屋建莊,開荒屯田,隻用了三年多的時候,清水村就聚集了四百五十四戶,共計有二千零七十七口,擁有田產一萬二千多畝。其中有五千多畝田產都是屬於周家。也算是一個大地主。

    不過周世奇為人還算不錯,做官的時候雖然也拿過一些額外錢財,但也是適可而止,並不過份。同時也比較體恤百姓,在做知縣時,還能夠組織縣民興修水利,開墾荒田,也頗得民心。

    而在退修之後,為了組建清水村,聚隴流民,也主動拿出了不少錢財,來興修水利,購買耕牛農具,對佃戶收取的地租也不算太高,因此在鄉裏也很受村民們的尊敬。因為他是致仕官員,兒子也是舉人出身,因此不用交納稅賦,一些百姓也主動把田產賣給周家,做了他家的佃戶。周世奇的田產差不多有一半是這樣得來的。

    因此整個清水村也被他管理得十分興旺,加上這幾年山東的災情也不那麽嚴重了,現在村裏不僅能夠負擔本身的稅賦,而且還有不少營餘,既使是再遇到大災之年,也能夠應付一段時間了。

    一邊聽著介紹,一邊走著。因為都騎著馬,行走也快得多,四十餘裏的路程隻用了大半天時間就走完了。正午過後,就到了淸水村。

    不過在出山之後,沿路盡是荒涼之地,顯然在三年多以前,遭受的那一次洗劫的後遺症還沒有完全平複下來。隻有接近了淸水村之後,才漸漸有了改觀,在通向村口的大道兩側,盡是農田,不過現在己是秋後,快要入冬,因地裏的莊稼基本都以收割,不過還是有相當一部份田地裏又重新種上了冬小麥,還有不少人正在田間勞動。

    清水村位於沂水縣西北二十餘裏,沂水東岸。村子是背靠沂水而建,周圍都修建了一層五六米高的護堡牆,以及堡垣,吊橋,門樓、甕城等等城防工程,應有盡有,看起來就像一個小城堡。不過為了防範盜匪,大多數村子都修築成了這種城堡式的樣子。而在村牆邊上,還挖掘了一條防村河,引入了沂水,護村河寬約六七米,離村牆還有三米多,一方麵是保護村莊,另一方麵也是引水灌溉農田。

    進村之後,街道建築還算幹淨整潔,沿主街兩側是一些商輔、酒館買賣,還有一排社廟計有財神廟、福神廟、龍王廟、觀音廟、五穀廟等等廟宇,數不勝數。街上也有不少行人來來往往,氣氛也頗為熱鬧。

    商毅還是第一次來到一個真正的村子,因此也覺得十分新鮮,仿佛是在看古裝的電視劇一樣。不過他留心觀察,見行人的精神麵貌還都算不錯,雖然不少人都麵有萊色,但這主要是因為缺少肉食的緣故。商毅經過這幾天惡補,知道在這個時代,能夠有這樣一個村子,確實以經很不錯了。

    而身邊的唐鎮也長長出了一口氣,道:“姨姐夫,我記得三年來過清水村一趟,那時這裏還是隻一個簡陋的小屯子,想不到三年的時間就大變樣了,我看就是青州府裏,也不過如此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