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身兵王

第1594章 大航海時代的秘辛(1/3)

    謝爾琴科微微一笑:“謝謝你,不過,我已經不是局長了,直接叫我謝爾琴科就行。”

    “既然沒有外人,我就直接說了……”葉甫根尼知道蒼浩不懂俄語,所以非常努力的用中文進行交談:“我要說的話題涉及到克格勃的曆史,不管外部怎麽看待克格勃,從我們的角度出發,大體把克格勃劃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隸屬於其他部門,主要是隸屬於內務人民委員部,先是被稱為契卡,後來又被成為格別務,老雷澤諾夫的那個組織之所以被稱為契卡,就是想要延續最初的克格勃精神;第二個時期是從內務人民委員部劃分出來,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部門,國家安全總局、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和國家安全部;第三個時期才是真正的克格勃時期,從1954年開始被稱為國家安全委員會,簡稱為克格勃。為了方便描述,我們還是把各個不同時期統稱為克格勃,在第一個時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不能不提——貝利亞。”

    “聽說過這幾個人。”蒼浩緩緩點了一下頭:“拉夫連季?巴夫洛維奇?貝利亞,曾任內務人民委員部部長,斯大林是格魯吉亞人,貝利亞也是格魯吉亞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老鄉的關係,所以斯大林對貝利亞特別寵信。斯大林時代的蘇聯曆史,繞不開大規模清洗,包括對各級官員以及普通百姓的監視、逮捕、強製勞改和槍決。蘇德戰爭爆發初期,蘇聯軍隊一潰千裏,這跟各級軍官遭到大規模清洗,導致軍隊戰鬥力嚴重下降有直接關係。當時大清洗的主要執行部門就是內務人民委員部,貝利亞就是大清洗計劃的主要執行者,因此在曆史上一直被看做嗜血鷹犬。怎麽說呢,這個人有點像是我們華夏明代的東廠掌印太監,劉瑾、馮保、魏忠賢這一路人。隻不過,對貝利亞其人的評價,在曆史上倒是也有一些不同說法,有人認為貝利亞其實思想非常開明,在斯大林逝世之後,曾經提出一係列提議,包括建立領導監督機製、平凡冤假錯案、精簡內務人民委員部、反對個人

    崇拜等等,這些提議即便在今天看來,也不能不給點讚。不過,也正因為斯大林的死,貝利亞徹底失勢,最後幾個實權人物聯合起來,給貝利亞安了幾個罪名然後槍決了。”

    葉甫根尼不了解華夏曆史,不過大致能明白蒼浩的意思:“貝利亞在蘇聯曆史上是一個非常有爭議,同時也是繞不開的重要人物,而我要跟你們說的事情,同樣跟貝利亞有關……斯大林的大清洗根源在於對自身地位的不放心,總是擔心有人暗中反對自己,結果製造了大量的冤案。不過,所有案件當中百分之九十九點九是冤案,總有百分之零點一是真實的,當時確實是有人暗中謀劃控製蘇聯局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前以及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說不清楚的詭異事件,比如《田中奏折》……”

    蒼浩嗬嗬一笑:“你也知道《田中奏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