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身兵王

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段曆史秘辛(1/3)

        今野晴更加好奇了:“什麽樣的外部因素?”

        “我作為曾經的聯邦安全局局長,有機會接觸大量絕密資料,所以我掌握了太多秘密。有的是當下的秘密,有的則是曆史上的秘密……”歎了一口氣,謝爾琴科很無奈的道:“其實在東瀛侵華這件事情上,我的祖國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在東瀛侵華戰爭中,蘇聯給了華夏一些援助,然而事實上正是蘇聯努力促成華夏和東瀛全麵開戰。蘇聯這麽做有自己的算盤,東瀛占領東北成立偽滿洲國之後,就算與蘇聯接壤了。當時蘇日發生過一係列邊境衝突,哈桑湖、諾門坎、張鼓峰等等,這些衝突規模其實非常大,已經達到了師團級別,但最後都以握手言和告終。原因很簡單,不管是對蘇聯還是東瀛而言,當時的情況還不能跟對方全麵開戰,不過兩國都知道未來肯定會有一場決戰。”

        今野晴點點頭:“繼續說。”

        “蘇聯當年在歐洲方向上麵臨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德意誌全麵入侵蘇聯之後,蘇聯幾乎是把亞洲地區的後備軍抽調一空,才勉強擋住了德意誌軍隊的推進。比如最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聯實在是險勝。這也就意味著,當時蘇聯在華夏東北方向上,事實上防衛空虛。如果東瀛趁虛而入,其實蘇聯當時根本抵擋不住,那麽如何緩解這種壓力呢?”不用別人說,謝爾琴科直接給出了答案:“辦法非常簡單,那就是促成華夏和東瀛全麵開戰,隻要讓東瀛陷入對華夏的持久戰爭,那麽自然也就沒有能力對付蘇聯了。在這一點上,蘇聯領導人判斷非常準確,如果東瀛對華夏開戰並不可能速勝。畢竟華夏領土麵積太大,人口眾多,東瀛很可能會因此陷入泥潭,而東瀛本國資源匱乏,支撐不住這麽長期的消耗,那麽蘇聯也就贏得了一線生機。”

        蒼浩接過謝爾琴科的話繼續說道:“事實上,當年華夏領導者的判斷是正確的,以華夏當年的國力根本不足以抗衡東瀛。雖然東瀛咄咄逼人,占據東北又染指華北,但華夏方麵最穩妥的戰略隻能是忍辱負重。等到東瀛與西方國家決裂,以m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對東瀛開戰,華夏全麵抗戰的機會也就來了。雖然這個現狀有點讓人難以接受,然而卻是事實,當年華夏和東瀛的軍力對比,基本上東瀛是完勝。東瀛的海空力量可以秒殺華夏幾個來回,陸軍方麵,不管兵員質量、訓練程度還是武器裝備,華夏同樣不如東瀛。韜光養晦這事兒,經常讓思想偏激之人難以接受,然而實在是最聰明不過的一種選擇。”

        “是這麽回事,這也就是說,其實華夏和東瀛無論如何也要全麵開戰,但到底什麽時候全麵開戰,這個時間點至關重要。以當時整體情況來說,毫無疑問的是最好等到國力積累到一定程度,外部國際環境也形成了反法西斯同盟,華夏再對東瀛全麵開戰。但蘇聯並不這麽認為,它需要華夏拖住東瀛,所以開戰時間越早越好。”停頓了一下,謝爾琴科繼續說道:“於是蘇聯方麵搞了一係列小動作促成兩國的全麵戰爭。”

        今野晴急忙問:“比如呢?”

        “比如《田中奏折》,根據華夏方麵的說法,1927年東瀛首相田中義一向天皇提交了一份奏折,裏麵製定了全麵侵華的詳細計劃。一直以來,這份文件被看做東瀛侵華的鐵證,然而事實真相卻讓人無語。”歎了一口氣,謝爾琴科繼續說道:“《田中奏折》是偽造的,當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東瀛戰犯的時候,曾經仔細研究過《田中奏折》,最後認為並不可信,於是沒有作為罪證采納。事實上,當時東瀛並沒有準備全麵侵華,後來的東京審判對這一點也予以確認。非常有趣的是,東瀛後來形成了全麵侵華的計劃,而且其路線方針竟然跟《田中周折》如出一轍。也就是說,《田中奏折》確實說明了東瀛侵華的戰略步驟,但這份文件本身是假的。那麽問題來了,既然《田中奏折》是假的,又是誰偽造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