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裏那些事兒

第651章 知返林(2)(1/3)

    張二狗同樣嗬嗬一笑:“那是自然,看來我們四大家族配合起來,簡直天衣無縫,梁王寶藏必定是我們的囊中之物。瞎子叔,慶祥伯,有天真的將寶貝挖出來,咱們一分四份,每人一份。”

    孫瞎子趕緊道:“我可不是衝那些寶貝來的,別摻和我,我就是來破解這個千百年前大秘密,一睹梁王墓的風采。”

    王慶祥道:“我也不是為了財寶,是為了救你們兩個的命,還有上麵山洞裏四個女人的命。”

    這時候的王慶祥還不知道孫子王天昊已經找到了喜鳳跟帶娣的下落,如果知道,一定不會被二狗跟大癩子驅使。

    走出知返林,隻是他們靠近梁王墓的第二關。

    第一關是瘴氣,第二關是知返林,前麵還有第三關,名字叫意林。

    意林是一座石林,所謂的石林,是有無數的小山組成的,每一座小山都是高聳挺立,好像野生的竹筍那樣筆直向上。

    意林中的小山非常多,密密麻麻,一座挨著一座,密度非常大。

    每一座小山全都高達一二百米,填充了前麵好長一段山穀,刀刻斧鑿一般。

    二十多年前,王慶祥跟王海亮走到這裏,發現那些小山上寸草不生,就是一座座黃黃的石頭山,看不到棱角,都是九十度直立,中間也沒有任何攀岩物,根本上不去。

    那段石林也是王海亮領著父親過去的。

    當時怎麽走的,王慶祥早就忘記了,好像王海亮沒有費什麽力氣,就走了過去。

    走過知返林,距離前麵的石林還有大概五六裏的路程。

    中間是一大段稀疏的樹林,密度不大,落日的餘暉透過樹冠的縫隙照射在地上,映出斑駁的倒影,好像撒了一地的珍珠。

    因為樹木的密度不大,所以草叢跟樹藤更加茂盛,蒿草達到了一人多高。灌木也拚了命的生長,將前麵的路堵得嚴嚴實實。每走一步都是舉步維艱。

    天眼看就要黑了,王慶祥不知道山上幾個女人怎麽樣了。

    離開的時候,張二狗跟大癩子將四個女人困在了山洞裏,手腳被捆綁,洞口也堵死了。

    萬一天昊找不到她們,四個女人很可能會餓死。

    張二狗跟大癩子就是要利用四個女人要挾他跟孫瞎子,盡快找到梁王墓的入口,盡快將寶藏拿出來。

    耽擱了時間,隻有上去給四個女人收屍了。

    所以王慶祥拉著孫瞎子不敢怠慢,用力撥拉開草叢,一步一步向前攀爬。

    王慶祥老了,體力大不如前,早就累得氣喘籲籲。

    他的手依然堅硬有力,兩隻手上都是厚厚的老繭。

    那些鐵蒺藜,灌木叢被他的手扒拉開,一點也傷不到,厚厚的老繭仿佛帶了一層鐵手套。

    人們習慣把這種長滿蒺藜的樹藤稱為蒺藜藤,蒺藜藤是大梁山特有的一種植物,枝蔓非常長,足足七八米。

    每一根樹藤上都長滿了圓圓的球狀蒺藜,玻璃珠子大小,外殼上都是尖刺。

    球形蒺藜裏麵,是這種植物的種子,外殼上的尖刺保護了自己的種子不被牛羊啃食。

    夏天的時候,這種蒺藜上的尖刺柔而軟,每年的秋天,隨著水分的蒸發,枝蔓不斷枯萎,球形蒺藜也變得又幹又硬,上麵的尖刺也又幹又硬,非常厲害。

    這東西有毒,一旦刺傷人,傷口處就會紅腫流膿。

    大自然物競天擇,每一種生物都有它的生存方法,也有它的防衛手段。

    再就是那些酸棗樹了,酸棗樹上也生了很多尖刺。

    酸棗樹長不大,最多也就一人來高,上麵的尖刺都有一寸多長。

    秋天正是酸棗成熟的季節,顆粒都不大,紅彤彤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