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裏那些事兒

第457章 天生絕配(1/3)

    第457章天生絕配

    那是1995年的春天,隨著一聲隆隆的炮聲震響,驚天動地,大梁山的鐵礦終於開挖了。

    年前海亮就拿到了開采權,正月十五以後,所有的礦工全部到位。

    新機器是素芬幫大梁山訂購的,廠家過來幫助安裝。

    將鐵粉加工成鐵錠子的小高爐也安裝到位。

    一時間,整個大山烏壓壓都是人,一支隊伍迅速組建起來。

    這些年,海亮不知道已經組建了多少隊人馬,除了柳編隊,運輸隊,山藥隊,果林隊,兩個鐵礦廠跟製藥廠和飲料廠,再就是這支龐大的鐵礦隊了。

    其他的小型企業不算,就是養豬場,磚窯廠跟飼料廠等等。

    加上這支隊伍,大梁山的人口已經突破了兩萬,其中一萬九千人是外來工。

    大梁山是有鐵礦的,而且鐵礦石非常豐富。

    有的鐵礦石一眼就能看出來,跟別的石頭顏色不一樣。

    鐵礦石的顏色都很黑,因為裏麵包含了大量的鐵粉,有的鐵礦石,上麵鏽跡斑斑,也是鐵粉生鏽形成的。

    把這些包含鐵礦的石頭從大山上開采出來,利用機器打碎,再利用大型的磁石,將鐵粉吸出來,剩下的石粉跟石塊,利用水流衝走。

    那些水是從飲馬河引過來的。

    鐵粉被取出來以後,直接放進小高爐進行煆燒,把這些鐵粉加工以後,成為鐵錠子。

    生產出來的鐵錠子,也就是模子鐵,被運輸隊的人的拉走,賣到大型的煉鋼廠,加工成鋼管,鋼筋,拔絲,等等建築材料。、

    隨著鋼鐵產業的不斷提高,其他的鑄管廠,翻沙廠,也呼之欲出。越來越多的小型企業在大山的山道旁邊悄然興起。更加帶動了大山經濟的迅猛發展。

    大梁山真是越來越熱鬧了。

    鐵礦廠剛開啟的時候,機器是落後的,鐵粉的質量也不怎麽好。大多是人工開采,人工裝卸。

    但是不到兩年的時間,整個鐵礦廠就成為了大規模。所有的東西都用機器代替了。

    第一批模子鐵被鍛造出來,裝上車以後,得到的收入,足以支付所有的開支跟機器設備的保養維修了。

    第二批產品賣出去以後,他們就開始盈利,短短半年的時間,所有的投資全部收了回來。

    大梁山成為了大梁縣乃至整個Z市的納稅大戶,王海亮的企業支撐起了半個大都市的經濟命脈。

    他成了財神爺,縣裏的領導,市裏的領導,全都到大梁山來考察,省城的領導也為大梁山的建設叫好。

    很快,王海亮的名號在方圓幾百裏叫響,電視台,報社,哇哇的往上撲,幫著他宣傳。

    海亮魁偉的身影出現在了各大電視台上,也出現在了各大報紙的頭條。

    王海亮名利雙收,大梁山也有錢了,真的脫貧了,成為了全省人的驕傲。

    他被推舉為人大代表,也出入在各種會議上。

    就在海亮的聲名鵲起,名利雙收的時候。遠在S市的二丫也瞅到了男人在電視上的身影。

    她為海亮感到高興,也為家鄉感到驕傲。

    自己的眼光不錯,海亮哥真的不是一般人,當初,他是人中之龍,龍困淺灘。

    現在時機來臨了,他真的騰空而起,翱翔在了天際。

    有句話叫龍困淺灘遭蝦戲,一遇風雲便化龍,是龍總歸要飛上藍天,是蟲隻能鑽進泥土。

    海亮哥就是龍,現在,這條龍騰飛了。

    二丫拿著S市的報紙,一遍一遍地看,S市距離大梁山那麽遠,報紙上都出現了這個年輕企業家的身影,可見王海亮已經全國有名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