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裏那些事兒

第67章 走向輝煌(1/3)

    第67章走向輝煌

    這次開會,他將所有的村民分成了四組。

    第一組是老年人跟殘疾人,專門負責後援,燒火做飯。

    第二組是婦女,有張大毛帶領,專門負責編製工作。

    就是首先讓村子裏的那些青壯年,將野生的柳枝收割回家,去皮以後,交給張大毛。

    張大毛作為編製隊的隊長,專門負責傳授編製技巧,教會那些女村民如何將柳框,菜籃子編出花樣,編得結實。

    工資方麵,是按照工作量結算,每一個柳框定下了標準的價格,有王海亮收購。

    開始的時候,張大毛是不樂意幹的,因為他還在生王海亮的氣。

    再說屁股上的箭傷還沒好,他把海亮給罵了出去。

    但是後來王海亮跟他陳明了厲害,說:“大毛叔,二丫雖然沒有了,但是你還有我,我就是你兒子,我不想看著你挨餓,我想你自食其力。

    你還那麽年輕,不能坐吃山空,再說大梁山需要你,我也需要你,你出山吧。全村人都知道你的編製技術是一流,就算是為了死去的二丫……。”

    最後,王海亮差點給張大毛跪下,張大毛這才答應了。

    張大毛之所以答應王海亮,不是因為海亮跟他下跪,而是他真的需要吃飯。

    二丫死了,自己從村長的位置上退了下來,必須要找點事兒做,來養活大白梨。

    再說,他是個娘們迷,一聽說要跟村裏的那些娘們合作,張大毛就樂得屁顛屁顛的。

    可以一頭紮那些女人堆裏,是張大毛平生最大的樂趣。

    再說還有錢拿,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他的箭傷沒好,屁股上還在結痂,就答應了,簡直有點迫不及待。

    你還別說,張大毛的柳編技術真的很好,簡直是爐火純青,登峰造極。

    小小的幾根柳枝,經過他的手那麽一擺弄,立刻變成了菜籃子,柳框,還有蟈蟈籠子。

    而且上麵還有精致的花紋,光滑亮麗,金光閃閃,那不是柳框,簡直是藝術品。

    張大毛坐在板凳上,四周是一大群羨慕的女人,女人們嘰嘰喳喳。

    張大毛教的很仔細,那些女人們也學得很上心。不到幾天的時間,編製的柳框跟菜籃子,還有蟈蟈籠子就堆積成山了。

    女人們的羨慕跟讚歎給張大毛帶來了自信,也帶來了歡樂跟驕傲,這個時候,他才覺得自己活得像個人了。

    因為他擁有了生存的價值。

    大梁山的第三組村民,是有王慶祥帶領,主要負責的是草藥的采集工作。

    王慶祥家是祖傳的中醫,大梁山上每一種草藥的習性,生長季節,還有藥效,生長的地方,他都是了如指掌。

    他領的這夥人都是精裝的少年,年輕力壯,一個山頭一個山頭攀爬,教會那些人辨別跟采集每一種草藥。

    而且,他還把那些草藥的藥性跟他們講解,什麽藥是有毒的,什麽藥可以治療什麽病,什麽樣的草藥帶出大山最值錢。

    那些年輕人跟著他翻山越嶺,不但學會了知識,增長了見識,也得到了收獲。

    王慶祥這邊也收獲頗豐,不幾天的時間,采集而來的草藥也是堆積如山了。

    第四組,有王海亮親自帶領,這一對人馬也是最關鍵的,那就是運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