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裏那些事兒

第64章 針鋒相對(1/3)

    第64章針鋒相對

    1982年的年終,在除夕那天,王海亮順理成章成為了疙瘩坡的村長,邁開了人生起點的第一步。

    除夕這天,村子裏的人是要改善夥食的,早上起來是肉鹵子麵條,中午是大米撈飯。午飯一過,家家戶戶都要準備除夕夜包餃子了。這也是莊戶人家一年中最愜意最歡樂的時光。

    麵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忙碌一年,也就是除夕這天大家才覺得一年的勤勞沒有白費,包餃子吃年夜飯,是他們得到的應有報償。

    大梁山過年有很多禁忌,特別是要忌嘴,就是過年時不能亂說話。像完了,死了,倒黴,這些詞都不能說。

    餃子包完以後,人們總是舒展一下身腰,說聲,哎呀,終於包起了。從沒人說,哎呀,我這邊終於完了。

    一旦髒話出口,旁邊的大人就會用擀麵杖敲你的腦袋,罵你口無遮攔,還要呸呸在地上啐幾口,把說出去的髒話收回去。

    第二天是年初一,初一早上起來,要在院子裏燒上一堆柴火,火堆燒得越旺越好,因為柴旺,就是象征著財旺。

    而且還要在門口的位置橫一根木杠子,那木杠子也是有說法的,叫做懶漢棍。

    大梁山的人總是天不亮就換上新衣服走街串巷給長輩們拜年,走進長輩的家門,第一個提放的就是懶漢棍。

    一不小心被懶漢棍絆倒,旁邊的人就會笑話他是大懶漢。

    年初一天不亮拜年,是大梁山千百年來傳下的規矩,拜年是小輩為長輩們送祝福,祝他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一個頭磕下去,小輩們往往都會得到一個紅包,長輩會笑津津將早已準備好的紅包塞進晚輩的手裏,那紅包裏裝的都是壓歲錢。

    所以過年往往是孩子們最期盼的時刻,因為他們不但可以吃好東西,穿新衣服,還可以得到壓歲錢。壓歲錢可以換來好多零食。

    王海亮跟玉珠是新婚的小夫妻,作為長輩,王慶祥跟海亮娘已經為他們準備了大大的紅包。

    公雞叫第三遍的時候,王海亮跟玉珠穿起了衣服,他們倆又折騰了一晚,但依然精神抖擻。

    兩個人手牽手走進了二老的房間,進門就磕頭。

    玉珠說:“爹,娘,兒媳婦給您拜年了,祝您二老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看到兒媳婦這麽懂事兒,海亮娘趕緊過來攙扶。王慶祥卻老臉一紅說:“起來吧,一家人客氣啥?地上髒。”

    海亮娘將紅包塞進了玉珠的手裏,玉珠躲躲閃閃不肯接,說:“娘,俺大了,不要這個。”

    海亮娘笑眯眯說:“聽話,拿著,海亮的這一份也歸你,拿去買點好吃的,算娘的一份心意。”

    玉珠這才麵紅耳赤收下。

    吃過初一的餃子以後,天色還不亮,海亮牽著玉珠的手,第一個要去的就是張大毛的家。

    他要給張大毛拜年,昨天搶了張大毛的村長大權,張大毛的心裏一定不是滋味,不能讓他產生記恨。

    無論他們之間有什麽恩怨,一個頭磕下去,一年的恩怨就算是還清了。王海亮這是打一巴掌給個甜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