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夏李夢一

第1120章 真正的學者(2/3)

    聽到馬未平的話,蘇諾立馬就來了精神,就好像有人在為他撐腰一樣,說話的時候都有底氣了。

    “得!你厲害行了吧?”劉子夏哭笑不得地說道。

    他還是真是見不得這個小胖子得瑟,不就是b昂他說了一句話嗎?有什麽好得瑟的?

    “但是司空見慣,才更能說明這四樣東西對咱們華夏人的重要性!如果不是這種潛移默化的變化,誰會己得文房四寶?咱們華夏五千年的曆史,恐怕這些東西早就淹沒在曆史長河中了吧?”

    馬未平臉上帶著感歎地說道:“正是文房四寶的獨具一格,它既表現了咱們中華民族不同於其他民族的風俗,又為世界文化的進步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是啊!”劉子夏一臉感慨地點了點頭,說道:“用帶有華夏鮮明色彩的文房四寶書寫、作畫,確實能夠代表華夏的傳統文化!”

    “所以啊,僅僅隻是涉及到筆墨紙硯,就足以代表華夏的傳統文化了!”

    馬未平做了最後的總結,道:“我再繼續說說國畫吧!國畫這個詞起源於漢代,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且加以裝裱的卷軸畫,是華夏的傳統繪畫形式。

    它的題材多種多樣,可以分為人物、山水、花鳥……技法分具象和寫意,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正治、道德、文藝等方麵的認知。”

    眾人聽得很認真,這一次倒是沒有人再去打斷他。

    畢竟就算他們去質疑,也隻是表現自己的無知而已,倒不如認真聽講的好。

    “曾經有一位西方的藝術收藏家說過一句話,他說‘印象派、立體派和抽象派,以及現代和當代的繪畫和雕塑領域中的各種創新,都可以在華夏前期書法、繪畫和雕塑中找到雛形。在所有這些活動的豐富遺產麵前,我們西方人是受益者’!”

    說到這裏的時候,馬未平充滿自豪和驕傲地說道:

    “我們中華民族的曆史源遠流長,華夏繪畫不僅形象地描繪了當時那個時代的民生、思想、社會形態……更閃爍著我們祖先的迷人智慧!所以,我認為不管是書法還是繪畫,都能夠代表華夏的傳統文化!”

    “好,說得好!”

    馬未平話音剛落,劉子夏就率先鼓起了掌在,在他的臉上滿帶著敬重!

    從馬未平剛剛講出來的話中,劉子夏完全能夠肯定,這就是一位真正的學者,一位純粹的藝術研究者,他把自己所有的熱情,都獻給了華夏的傳統文化研究與弘揚,這樣的人值得敬重!

    蘇諾他們也是有樣學樣,或許他們不太理解馬未平話裏的熱情和慷慨激昂,但是作為華夏人的那種驕傲和自豪,還是能夠深深感受到的!

    “劉先生,讓你們見笑了。”馬未平笑了笑,說道:“這隻是我個人的一點見解,僅代表我個人啊,可不允許各位發不出去哦?”

    嘿,這位馬未平也是一個妙人,最後還來上了這麽一句話!

    感覺就和那些電視劇主題曲末尾的‘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一樣!

    “馬老師,您剛剛講的,我覺得很有道理!”

    劉子夏接過了話茬兒,說道:“您講的瓷器和書畫是最能代表華夏傳統文化的原因,完全說服了我!那麽,您能幫我推薦幾件國寶級瓷器還有書畫作品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