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梟雄呂奉先

第632章:韓遂說動孫策返回江東(1/3)

    “文姬!十餘年不見,別來無恙乎?你我總角相交,不想竟然關山阻隔,不得相見。前些日子一聽你隨同蔡大家前來,我就立刻稟明了母親,從潁川快馬加鞭趕來了!”那個俊俏書生兩眼冒著灼熱的光芒,恨不得上前一把握住文姬的雙手,將十餘年的話兒說個遍兒!

    原來,此人名叫荀閎,字仲茂,出身潁川荀氏,是荀氏八龍中的老二,荀緹的孫子,荀彧四兄荀諶的兒子,也是荀彧的族侄,荀攸的族弟。本朝的汝南郡和潁川郡名門望族眾多,自古便有“汝穎多奇士”之說,潁川荀氏是潁川眾多士族的代表,家風甚好,地位極高。

    比起荀家的眾多子弟,荀閎的性子恬淡,獨好文學,兼功老莊,頗有些世外高人的意味兒。“此子與汝等不同,乃是神仙中人也!飄飄乎神思萬裏,渺渺乎上下古今,世間諸事渾不放在心上,一心隻求儒雅風流!”荀閎的祖父,荀家八龍之二的荀緹曾經如此長歎道。

    蔡大家作為享譽天下的文學、書畫名家,曾經在潁川郡停留過兩年多,這兩年中,大半的時間就住在荀家。那時,每日裏荀閎就帶著文姬,跟荀家眾多的子侄們一起,吟詩作畫,折辯經學,閑暇時間也經常乘車走馬,去郊外踏青,遊山玩水,兩人相處得極好。

    青梅竹馬,少小無猜之際,兩人曾經做過新娘出嫁,迎親娶親的遊戲,荀閎扮新郎,文姬扮新娘,坐在樹枝編織的花轎上,由荀家的孩子們抬著招搖過市。那兩年,是文姬一生中最快樂的兩年,對於這個年長三歲的兄長,文姬的心中還是非常分惦念,非常感動的。畢竟這兩年的快樂時光補償了文姬幼年喪母的遺憾,在文姬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了微妙的種子。

    同樣,文姬的聰慧和博學多才,荀閎也是頗為欣賞的。閑暇之時,經常在一起調和絲竹,文姬鼓琴,荀閎吹簫,奏了一曲又一曲,隻聽得荀家的子侄們沉溺其中,不可自拔。聽聞文姬出嫁,荀閎還曾經大病了一場,今日一見,自然是目迷五色,不知何處是歸途了。

    韓遂飽經世事,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關竅兒。他偷眼一看,蔡大家臉上帶著微笑,直盯盯地看著荀閎,就像老狐狸看著剛出生的小雞兒一般,滿臉的垂涎欲滴。哈哈哈哈哈!他娘的,蔡大家打得好算盤兒!不過,看我這位賢侄女的樣子,麵帶羞澀,欲拒還迎,定然是很喜歡這個書生的。來來來,咱老韓也做上一樁兒雅事,好好地成全他倆一番吧!

    想到這裏,韓遂輕咳一聲:“蔡大家,聘卿,大家都是好久不見了,故人相逢,自有許多知心的話兒要說。蔡大家,你且去陪著曜卿敘話兒,咱老韓與伯符去討論涼州之戰,順便也說些私房話兒。至於這位秀才嗎,就煩勞文姬賢侄女兒照顧了!大家看好不好呀!”

    “韓伯父此言甚善!這位便是潁川荀氏的荀閎荀仲茂,是荀諶荀友若的哲嗣!”孫策第一個開口了,他的氣量宏大,做事兒灑脫,又慣會說笑。最近這幾年和荀家的關係也處得不錯,一看荀閎那神思不屬的樣子,立刻就明白了,此事他自然是要盡上一分薄力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