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梟雄呂奉先

第43章:九原(三)(1/3)

    五原郡戰兵五曲,此刻駐紮在九原城中的有四曲,右曲嚴濤,中曲王翰,前曲王亥,後曲馬鳴,中曲是太守王晉的嫡係,後曲馬鳴是郡丞馬晗的族人,右曲嚴濤和前曲王亥卻是黃崇的鐵杆。

    郡丞馬晗和長史黃崇爭鬥了多年,隻是因為太守王晉的空降不得不放低了爭鬥的調門兒,團結起來準備力抗強龍。但是兩個地頭蛇之間素有積怨,下麵的人自然積怨更深,有些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就等待一點兒火星了。

    偏巧兒,這點火星偶然間被誤打誤撞地碰撞出來了,這個黑天鵝事件陰差陽錯地影響了五原郡官場的格局,進而影響了並州乃至洛陽的朝局。後世的曆史學家對這個黑天鵝事件的判語是:黃雀捕蟬,漁人得利!(旁注:漁人者,不相幹之人也!)

    九原城中有兩縣,城北是五原縣,縣令馬成是馬晗的族人,城南是九原原縣,縣令是黃崇的族人。兩縣之間向來勢同水火,積不相能,就連平頭百姓都知道,要想給馬家人添點堵兒就去找,要想給黃家人添點堵兒就去找馬成。總而言之,這兩人是不能見麵的,一見麵就要吵架,不僅如此,還以互相傷害為樂。

    至於這冤仇是怎麽來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陳芝麻爛穀子多了去了。五原郡官場的一致認為,是因為兩人的出身不同。馬成如今五十幾歲,多年沉淪下僚,循資升轉曆經九九八十一難才熬到了縣令。據說是自高祖斬白蛇抗秦以來,馬成是第一個把五原郡諸曹都轉遍了的人。

    是孝廉出身,年紀輕輕就被派到五原郡任倉曹史,馬成正是他的屬下。一個意氣風發的官場新貴和一個沉淪下僚的老吏之間會發生些什麽,結果可想而知,兩個人就此起了齷蹉,沒少收拾馬成。後來馬成鯉魚跳龍門成為西安陽縣令,做了西安陽縣尉,這就輪到馬成修理了。一來二去,兩人的積怨是傾黃河之水也洗不盡了!

    這事兒不僅他倆頭疼,搞的馬晗和黃崇也頭疼,官場中爭鬥是有潛規則的,大家爭得是利益,又不是生死,沒見過誰往死裏整誰的?看看實在不像話,馬晗和黃崇專門為這件事碰了個頭兒,一致決定把這兩個人都掉到偏遠州縣去做縣令,讓他們一輩子也碰不上!這事兒還沒有動作,就遇到一連串兒大事,於是就耽擱下來了。

    這火星兒就出在馬成和之間。

    九原城征發閭右五千,其中兩千是青壯,俗稱快班,職責是巡行城內,敵軍來犯時協助守城。快班是每月抽三天訓練的,戰時發給盔甲武器,有那麽一點兒預備役的意思。這主持發放盔甲武器的差事就落在了身上,此次軍情緊急,王晉下令酌情給各曲補充一些盔甲武器,具體數目由自決――王晉是不清楚五原郡官場裏的這些彎彎繞兒的。

    本朝的鎧甲製式大約有三種,兩檔鎧,筩袖鎧,魚鱗鎧。兩檔凱就是前後各兩片,象背心一向,前後用絲絛係緊。筩袖鎧就是桶狀帶袖,比兩檔凱多了雙肩的搭膊,製作也更精良一些。魚鱗鎧是高級將領穿著,比筩袖鎧多了腿上的搭膊,防護更嚴密製作也更精良。兵器中弩更為搶眼,因為兵器甲胄少,加上發放的人有私心,這就釀出了事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