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

727 西塞的誓言(2/3)

    金融業的瘋狂,帶來的是實體經濟的蕭條。在金融市場上賺錢太容易了,還有誰願意費心費力地搞實體掙那點辛苦錢呢?美國的輕工業已經全部轉移到了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諸如鋼鐵、造船、機床等重工業也紛紛流失,美國已不再是往曰那個能夠為全世界提供裝備的超級工業帝國了。

    實業的衰退,帶來了失業率的不斷攀升,以至於在總統選舉的時候,就業問題已經成為候選人不得不說的重要話題。耐人尋味的是,在談到美國工人的失業問題時,兩位候選人都不約而同地把問題的症結歸咎到了中國的身上。

    政治家的思維總有一些驚人的相似之處。當年中國經濟困難的時候,領導人便告訴大家這是由於帝國主義的封鎖所致。而如今輪到美國經濟出現麻煩時,美國的總統候選人也采取了同樣的策略,把矛頭指向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

    相同的原因,並不代表著有相同的應對策略。兩位總統候選人在罵完中國之後,分別開出了各自的藥方。共和黨的候選人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加強對中國商品的貿易製裁,強迫人民幣升值,以削弱中國商品的競爭力。而來自於明煮黨的西塞則頗有一些強人作風,他提出,美國不能靠貿易保護來維護自己的利益,美國應當積極地參與競爭,在經濟領域裏,用實力打敗中國。

    “西塞先生,如果你得以當選總統,你打算采取什麽樣的措施從中國人手裏奪回這些就業機會呢?”

    站在台下的記者舉著話筒向西塞拋出了問題,其實,這些記者都是西塞的競選班子事先安排好的“托”,他們的作用就是不斷地提出各種問題,讓西塞有機會充分地進行表演。用中國相聲裏的術語來說,西塞是這場戲中的逗哏,而記者們就是捧哏了。

    西塞意氣風發地答道:“如果我當選,我將向製造業提供大規模的財政補貼,同時向國會提出減稅法案,以重振美國的製造業。我們美國不但要在科技、信息、金融等領域引領世界,我們也同樣需要在製造業方麵保持我們永恒的優勢。

    據經濟學家預測,今年中國的製造業產值將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如果我當選了總統,我有信心讓中國人的這個第一次變成最後一次,他們將永遠不會有下一次超過美國的機會!”

    西塞的這番話,自然又收獲了一陣熱烈的掌聲。與他的競選對手相比,西塞更為年輕,更加雄心勃勃,他把這叫做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美國精神。在整個實體經濟昏昏欲睡的大背景下,他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的確能夠給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