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

650 變臉如翻書(1/4)

    盧夫特的臉色變得很難看,他把目光投向了瓦尼埃。他知道,所有的症結都出在瓦尼埃的身上,今天這幾個中國人到這裏來,也是衝著瓦尼埃來的,除非瓦尼埃改變自己的立場,否則對方扔出來的胡蘿卜就隻能是鏡中月、水中花,可望而不可及的。

    盧夫特雖然貴為校長,但他也沒有太大的把握能夠讓瓦尼埃屈服,不過,在他的心裏,一直有一件事沒有搞清楚,這個瓦尼埃到底為什麽和中國人有這麽大的仇恨呢?

    盧夫特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其實瓦尼埃心裏對中國人根本就沒有什麽芥蒂。如果不是因為印度洋航線的存在,中國和聖戈加群島之間連一星半點的聯係都沒有,瓦尼埃對於中國自然也不可能有什麽感情上的傾向姓。其實中國好也罷、壞也罷,哪輪得到瓦尼埃去說長道短?

    他煽動學生去總統府抗議,隻是出於一種條件反射,作為一名自詡為公共知識分子的學者,他的本能就是反對政斧的任何決策。沒錯,就是任何!比如說,高速公路收費的時候,他大罵說公共資源豈能收費;高速公路免費的時候,他又說稀缺資源一旦免費必然導致供求失衡。總而言之,他永遠必須站在政斧的對立麵上,唯有如此,才能保住他那“意見領袖”的稱號。

    這一次林振華到聖戈加群島來租地建港口的事情,政斧官員們都非常熱衷,如姆拉克等人,在許多場合都牛烘烘地稱自己做了極大的政績,能夠使聖戈加群島從此進入高速增長的軌道。瓦尼埃聽到這樣的傳言之後,自然便按捺不住本姓,跳出來大肆反對。對於他來說,要找出幾個反對政斧決策的理由實在是易如反掌,而且這些理由個個聽起來都非常合理、非常動情,一幹年輕學生聽過之後,自然是熱情沸騰,直接就把科佩奇尼等人定位為賣國賊子了。

    要論煽情,整個內閣加起來也不是瓦尼埃一個人的對手。這裏有一個非常不對等的地方,那就是內閣的每個官員身上都有汙點,比如說負責的工程出過事故、出口水產品的時候價格上吃過虧、負責衛生的官員應當對某一起醫療事故負責,等等。但瓦尼埃身上是一個汙點也沒有的,他沒做過工程,沒談過貿易,沒管過醫院,一句話,他什麽實事都沒有幹過,哪能犯錯誤呢?

    一個從來不會犯錯誤的學者,麵對著一群身上有汙點的官員,辯論的時候始終都是能夠站在道德高處的,擁有這種道德上的居高臨下的優勢,誰能是他的對手?

    那麽,瓦尼埃的短板是什麽呢?林振華看得清清楚楚,那就是錢。學者和官員其實沒什麽區別,誰也繞不過權、錢二字。學者沒有權力可追逐,對於金錢的**便更甚於官員。聖戈加群島是個小國,瓦尼埃無法通過演講之類的手段把名氣換成金錢,在這種情況下,他能夠追求的,就是國外的基金支持。他上躥下跳的目的,說穿了就是為了博一個聖戈加群島“第一學者”的名頭,然後用這個名頭去國外申請經費。

    像這樣的人,林振華在國內的時候也見過不少了。他知道,隻要錢花到位,很多學者都是很好說話的,學術觀點這種東西,圈外人看起來覺得很神聖,圈裏的人不過是把它當成一個麵團而已,想怎麽捏,就怎麽捏。

    林振華唯一拿不準的,就是瓦尼埃的身價,要花多少錢,才能讓他改口呢?現在看來,瓦尼埃的身份還真不算太高,完全在林振華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

    “我是一個讀力學者,我是不會為了金錢而出賣學術良知的。”瓦尼埃說話了,他的話倒是挺硬氣的,但語調和語速卻有些異樣。首先,他的語調比較和緩,似乎是在向朋友表白自己的心跡,而不是在拒絕什麽東西。其次,他的語速很快,似乎是生怕沒機會說出後麵的話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