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

631 今夜都是美國人(1/3)

    發生於世紀之初的911事件,在美國曆史上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按照小布什的界定,這是美國本土所遭遇的一次戰爭襲擊,其規模遠遠超出了此前的幾次恐怖事件,對美國所造成的損失也足以與一場中等烈度的戰爭相仿了。

    在很長的時間裏,911事件都成為大多數美國人心裏揮之不去的噩夢。自二戰結束之後,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強國,先後出兵十幾次,戰火燒遍了全球,但卻從來沒有一次燒到自己的頭上。美國百姓對於戰爭的理解,就是坐在電視機前,翹著二郎腿笑談其他國家百姓的死生。

    911事件改變了這一切,它讓美國人真切地感覺到了戰爭落在自己頭上的痛苦,讓美國人知道了什麽叫做怨怨相報。曾經被美國人覺得安全無比的家園從此不再存在了,恐怖襲擊在每一個美國人的頭頂上都懸起了一把利劍。

    911對於全球政治格局的影響,也是十分深遠的,其中受到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中美關係。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美關係幾經起伏。到世紀之交時,中美之間發生了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使館以及南海撞機兩件大事,到2001年年中的時候,兩國關係正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美國國內對於中美關係也有頗多爭論:有的人認為中美之間利益多於爭端,應當采取一些行動緩和雙方的關係;也有一些人認為在蘇聯解體之後,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對手,應當趁中國經濟尚不發達之時予以遏製,以免養虎成患。

    在美國政界舉棋不定之際,發生了這樣一場911恐怖襲擊,使美國朝野的注意力全部轉向了反恐。這時候,力主遏製中國的一方也無法再說什麽了,畢竟主流的民意都在對付恐怖分子方麵,在這種情況下再提什麽與中國交惡,是無法贏得眼球的。而主張中美友好的那一方則找到了依據,那就是認為美國應當建立包括中國在內的廣泛的反恐統一戰線,到了該向中國伸出橄欖枝的時候了。

    20年後,或者50年後,不知道美國的曆史學家們會如何去評說美國這一次外交政策的轉變。但在10年之後的中國互聯網上,許多網民都調侃說,拉登無疑是中國崛起進程中的一大功臣。911讓美國無暇對付中國,從而錯過了最後一個遏製中國的機會。

    等到美國付出數千億美元和幾千名年輕人的生命終於宣告反恐戰爭取得勝利的時候,它驚奇地發現,中國已經成長成為全球gdp排行第二的龐大經濟體,手上握有上萬億的美國國債,已經不再是過去那個隨便可以欺負的窮國了。而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上贏得了戰爭的美國,在經濟上卻輸成了一個“負翁”。

    預知所有這些變化的林振華,在確認911事件如期發生之後,心裏是一種踏實和淡定的心態。他不便像小黑那樣表現出歡欣鼓舞的神色,但也絕對沒有什麽悲天憫人的國際主義精神,別看他已經是40歲的人了,在價值觀上和小黑其實沒太大的區別,也是一個有著強烈民族主義情緒的憤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