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

593 重遊法蘭克福(1/3)

    2001年3月,德國法蘭克福。

    林振華和機械委的李默梓、星北重機的顧嘉驊等人站在國際展覽中心的大門外,看著廣場上五顏六色的廣告牌,心裏充滿了感慨。

    林振華指著廣場對幾位同行者說道:“我第一次到這裏來參展,是1985年,當時帶隊的是外貿部的高祖興副部長,還有機械委的朱晉文司長。我們整個展團才40多人,展台就在一個角落裏。當時我們就站在這個位置上,看著滿廣場的廣告牌,全部是西方列強的,沒有一家中國企業。那份失落感,至今想起來還糾結萬分啊。”

    “1985年,到現在16年了,這一眼看過去,中國字可不少了。”顧嘉驊嗬嗬笑著說道。

    的確,從這個位置看過去,現在已經能夠看到十幾處中國企業的廣告了,其中最醒目的,莫過於漢華重工集團的大廣告牌。用來展示漢華企業形象的畫麵,是一片藍天下,一名女焊工站在高高的鋼架上,手裏拿著電焊麵罩,笑容裏透著自信和謙和。這位女焊工自然就是漢華的王牌沈佳樂,她現在已經成為整個漢華集團的形象代言人了。

    星北重機也在廣場上租了一個廣告位,不過由於顧嘉驊舍不得花錢,廣告牌的位置比較偏,麵積也比較小,隻能算是聊勝於無。顧嘉驊畢竟是體製內出來的人,在花錢方麵沒有林振華那樣大手大腳。

    林振華道:“你們看現在這麽多中國企業的廣告,這可是一年一年逐漸積累起來的。我們頭一次參展,舍不得打廣告,還是我用筆寫了一個牌子,掛在展台外麵,算是最大的廣告吧。”

    “我聽朱司長說起過。”李默梓笑道,“好像是說,1000萬美元能夠建成一個工業體係,是這樣吧?”

    林振華也笑了起來:“當時我寫這個廣告,朱司長和高部長可都是不滿意的,說我吹牛,不誠信。”

    “這就是觀念的變化啊。”顧嘉驊說道,“當年我們對市場經濟不了解,什麽公關宣傳啊,炒作啊,都不了解。哪像現在,黑的都敢吹成白的,我覺得這樣也不合適,國家是不是也該規範規範了?”

    “呃……顧總,這個就扯遠了吧?廣告的事情不歸咱們管,咱們還是一心一意賣產品吧。走吧走吧,咱們該到展位上去了。”李默梓嗬嗬笑著,做出一個“請”的手勢,與林振華、顧嘉驊等人一齊走向中國展廳。

    自從1985年機械委組團參加法蘭克福裝備展爆出冷門之後,國家對參加境外展銷會的熱情就逐漸高漲起來了。從那之後的十幾年中,機械委每年都要組織國內裝備企業到法蘭克福來參展,參展的企業數也逐年增加。一開始,所有中國企業是共用一個展區,後來,隨著參展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參展的產品也不斷增加,如漢華重工等大型企業就開始讀力租借展位,從國家的大展區中分離出來。再往後,分離出來的中國企業越來越多,逐漸形成規模,展會主辦方索姓單獨劃出一個展廳,命名為中國展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