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

592 最重要的是人才(2/3)

    “老岑,你就知足吧,你好歹還是在國內飛,我現在可是天天繞著地球飛哦。”方延武笑著說道。化工設備公司的業務遍及全球各地,方延武經常要去巡視各個工地的情況,與項目業主洽談有關事宜,所以出國的機會特別多,一年怎麽也得繞著地球轉上七八圈的。

    岑右軍道:“我們在南美也有生產基地的,隻是大家照顧我腿不利索,所以遇到這種需要出國的事情,都是幾個副總分別去的。像王海勝、龍萬裏他們幾個,也差不多是常年在外了。”

    “你們誰有我慘?”坐在一個角落裏的海外銷售部總經理褚紅陽苦著臉說道,“你們都是計算一年有多少天在國外,我和舒曼是反過來的,隻能計算一年有多少天在國內。振華,總部是不是該考慮一下,什麽時候能夠把我和舒曼調回國內來。眼看孩子該上高中了,我和舒曼不在身邊,孩子讓爺爺奶奶都慣得不成樣子了,再沒人管,以後他可就要像我一樣,成一個半文盲了。”

    “哈哈,紅陽,我看你這個半文盲混得也不錯嘛,現在能說好幾國外語了吧?”在製冷設備公司當副總的趙勇群調侃道。他們幾個都是和林振華一起創業的老人,雖然沒上過大學,但如今也都能在各個崗位上獨擋一麵。

    褚紅陽搖著頭說道:“光會說外語有什麽用,有時候和客戶談判的時候,人家說一些技術指標,我隻能是半懂不懂。左治義雄在這方麵就比我強多了,人家是正牌大學畢業,隨便說點啥都懂。我和舒曼說了,無論如何也得讓孩子考個名牌大學,替我圓圓這個大學夢。”

    “紅陽的話說得很好啊。”林振華接過褚紅陽的話頭說道,“有一名俗話說得好啊,21世紀了,什麽最重要?人才!咱們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才啊。”

    “你這不是俗話吧?”項哲笑道,“不過這句話倒是沒說錯,咱們漢華重工目前最缺的,的確是人才。這就是我們今天這個會的第二個議題了,引進人才。在這方麵,大家有什麽想法嗎?”

    相比國內的其他企業來說,漢華的人才隊伍建設算是搞得不錯的了。早在多數國內企業還不重視人才的時候,林振華就引進了諸如項哲、胡媯、方延武等一大群海歸,以及馬傑、劉兆華等國內名校的畢業生。在後來的十幾年中,漢華在引進和培養人才方麵也是毫不含糊,公司裏海歸和高學曆人才的比重,在國內企業中絕對是首屈一指的。

    但即便是如此,眾人還是感覺人才不夠用,市場開拓、產品研發、內部管理,這都是需要使用人才的地方。剛畢業的大學生還需要磨礪,一時很難挑起大梁,老牌的人才數量有限,恨不得一個人填好幾個窟窿。如今,林振華又提出了要進行二次創業,幾乎各家分公司都要進行產業升級。這樣一來,傳統產業需要單獨分出來,派專人進行管理,新產品需要進行研發,還要進行市場推廣,這人才的壓力可就大得無與倫比了。

    “還能有什麽辦法,隻能是繼續進人吧。”製冷設備公司的總經理戴裕彬說道,“我們公司去年進了40多個大學生和研究生,其中還有8個是海歸,不過,他們要發揮作用,至少也得三年以後了。我們的業務擴張太快了,現在各個部門都缺人啊。”

    岑右軍道:“現在進人也不容易了。國內新畢業的大學生倒是越來越多,海歸也越來越多,但質量方麵,可遠不如項總他們那一批人了。”

    項哲擺擺手笑道:“老岑過獎了。我們那個時候,主要是人數少,一年出國留學的也就是幾百人,所以看起來相對水平要高一些。現在一年出國留學的有上萬人,其中良莠不齊也是正常的。從總量上說,我覺得現在的人才比我們那個時候還是要多得多的。”

    “關鍵是,現在需要人才的單位,也比過去多得多了。”方延武道,“水平差的,誰都不想要。水平高的,大家都搶。咱們漢華對人才引進所給出的條件算是不錯的了,但也不能保障所有的人才都願意到我們這裏來。我們前一段時間搞煤化工產品,想找幾個有煤化工研究經驗的人才,結果死活也找不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