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

578 化工廠的破綻(1/3)

    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演進,是有規律可循的。先是從農業社會演進到工業社會,工業充分發展之後,才會進入第三產業主導的經濟模式。國家在十二五期間大談發展第三產業,什麽文化創意產業,什麽旅遊業之類,那是因為國家已經發展到了這個地步,百姓手裏有錢了,幾十塊錢一場的電影也能看得起了。如果沒有此前積累下來的經濟實力,憑空搞什麽第三產業是根本不現實的。

    當然了,也不能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是走這樣的道路。我們的某個南亞鄰國就能夠跨過製造業充分發展的階段,大談什麽軟件業興國以及金融業興國。結果,一邊是牛哄哄的所謂軟件業大國,另一邊是年輕一代的文盲率高達30%。當然了,也有磚家們解釋說,那是因為人家國家的文化就是從容淡漠,人家就不樂意識字,人家管這叫做返樸歸真,你不服?

    磚家的腦子啊,都是在恒河裏泡過三天三夜以上的,這些神一般的理論,使用人類的智慧根本就無法理解。

    謝明誠不是那種腦袋進水的磚家,她不過是實踐經驗有所欠缺而已。聽過胡媯有理有據的分析,她的信念開始鬆動了,但多年形成的本能,還是讓她對於在荊西發展工業心存疑慮。

    林振華道:“小謝,其實你的話,也給了我們很多啟發。……鬱市長,我覺得咱們荊西市政斧也應當認真地思考一下小謝提出來的問題,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千萬不可忽略環境保護。”

    他的後一句話是對著鬱平說的,他現在是荊西最尊貴的客人,腦袋上頂著一個“一句頂一萬句”的巨大光環,鬱平哪敢反駁他的話,隻能順著他的話頭說道:“林總說得非常對,小謝同學給我們上了非常有教育意義的一課,的確,我們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證環境不受汙染。”

    “既然如此,那麽你們為什麽還要讓雁嶺化工廠繼續建設下去呢?”謝明誠算是逮著理了,終於把話頭引回了自己的初衷。

    “這家化工廠的環評是過關的。”雁嶺環保局的副局長湯定方說道,“我們這裏有它所提交的所有環評資料,投資方承諾,在生產期間,絕對不向環境排放超標的廢水、廢氣。”

    “這一點能夠做到嗎?”林振華扭頭向胡媯問道。他沒有向湯定方發問,而是選擇讓胡媯來回答,是想從技術上評估一下投資方的承諾是否可信,有些投資者為了獲得投資機會,往往會做出各種不切實際的承諾,等到項目投產之後,則寧可接受罰款,也不願意履行承諾。

    胡媯是搞工業工程的,擅長於對各種技術做出經濟上的評估,而這種評估又往往可以用於對企業行為的預測。企業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主體,如果治汙的成本低於罰款的支出,那麽企業就會願意治汙。反之,如果治汙的投入超過了罰款,那麽企業就會選擇接受罰款而肆意排放。

    胡媯的眉毛皺成了一個疙瘩,他用手指輕輕地敲打著麵前的桌子,沉吟了許久,才說道:“剛才聽鬱市長說,這家企業是生產洗衣粉的,而且產品全部外銷回美國。作為一家生產洗衣粉的企業,要確保廢水、廢氣得到全麵治理,倒也不難,這方麵的技術目前已經非常成熟,成本也不高,所以,雁嶺化工廠做出這個承諾,倒也是可信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