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

521 土八路的阻擊戰(2/3)

    在中國市場上銷售數控機床的,還有不少境外企業,包括西乎公司這樣的曰本企業,還有德國、意大利、美國、韓國以及中國台灣的企業等。這些境外企業與西乎公司相比,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優勢,因此大家是處於同一個競爭水平上的。西乎公司的營銷力度比這些企業更大,技術上也有一些獨到之處,因此能夠在所有的境外企業中成為競爭的佼佼者。

    然而,中國本土企業一旦開始進入數控機床市場,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本土企業具有成本上的優勢,這種成本不僅僅體現在生產、製造的成本上,更體現在售後服務方麵。人家的工程師就在國內,一個電話就可以從廣州飛到哈爾濱,相比之下,東京可能離哈爾濱更近,但西乎公司的工程師能這樣快捷以及低成本地飛過去嗎?

    除了成本優勢之外,本土企業還有人脈關係上的優勢。中國的機床用戶都是各行各業的企業,它們有行業內的主管部門,還有地區的主管部門,這種行業內和地區內的保護主義,可不是隨便說說的。過去,因為中國的機床企業自己無法滿足數控機床的需求,所以官員們想保護也保護不了。現在中國企業自己能夠生產數控機床了,企業買誰的產品都一樣,這個時候能不念念本國企業間的香火之情嗎?

    正因為認識到所有這些問題,所以大澤彥對於鬆下永三所報告的情況,才會覺得如此震驚。幾百家中國企業在同一時刻獲得了數控機床的技術,這對於西乎公司來說,是一個極其嚴重的威脅。

    “鬆下君,你有沒有了解過,這些企業怎麽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獲得了數控技術?據你上一次報告的時候說,很多中國的機床企業裏,甚至連電子工程師都沒有,它們至少在10年內是不可能獲得數控技術的。”大澤彥問道。

    鬆下永三道:“關於這件事情,我已經打聽過了,它的起因,是中國的國家機械委搞了一個振興機床工業的計劃,要求擁有數控技術的企業,向其他企業轉讓數控技術。在中國機床行業中搞數控技術最精通的漢華重工率先響應了這個要求,隨後不久,星北重機也響應了這個要求。有這兩家龍頭企業帶頭,其他一些掌握了數控技術的機床企業自然也就跟著一起做了。”

    “就這麽簡單?”大澤彥用不敢相信的目光看著鬆下永三,“企業之間轉讓技術,多少都是有些保留的吧?再說,即便是漢華和星北這兩家企業願意向外轉讓技術,那些受讓技術的企業,難道也能在短時間內掌握嗎?”

    鬆下永三說道:“中國人做事的風格,讓我非常不理解。就我了解的幾家企業來說,它們都是有來自於漢華重工的數控工程師直接幫助它們開發技術的。中國的華清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也開辦了數控工程師的培訓班,這些高校的教授們直接到企業去為技術人員授課。所以,技術普及的速度非常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