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

470 資金是大問題(2/3)

    “設備嘛,讓我想想。”說起設備的事情,李根元的眼神開始活躍起來了,“就說我這個車間吧,我們是搞鑄造的,我們的煉鋼爐已經嚴重老化了。現在人家先進的廠子裏,用的都是那種電爐,我覺得吧,我們最起碼得換一座80噸的,一座40噸,兩座電爐,這是最起碼的。”

    “嗯,80噸電爐一座,40噸電爐一座……”林振華這回可是認認真真地進行記錄了,這才是他最關心的資料。

    在這次到東北來之前,何海峰就和林振華商量過了,希望林振華能夠出麵接手幾家工廠。目前東北有許多重工業企業都是處於嚴重虧損的狀態,隻要有人願意接手,當地政斧幾乎不會收什麽轉讓費,相當於直接把工廠送給對方了。但即便是這樣的條件,也很難招來投資者,原因就是工廠的負擔太重,接手之後,光是安頓退休職工、報銷醫藥費、改善住房之類,投資就不亞於在其他地方收購一家企業。設備更新之類的事情,還在其次了。

    林振華答應了何海峰的請求,一來是看在何海峰的麵子上,希望能夠幫何海峰把這件事情做好,這也是涉及到何海峰的政績的;二來是林振華也迫切地需要收編一些老牌大中型機械企業,獲得這些企業的熟練工人和生產經驗。對於漢華重工來說,目前化工設備這方麵的業務已經走上了正軌,隻要繼續發展下去,前景是十分光明的。整個集團現在最關注的,就是機床領域的發展,而要實現在機床上的跨越式發展,兼並舊的機床企業是一條捷徑。

    當然,在林振華的心裏,還有另外一個沒有說出來的想法,那就是一種深埋著的強國願望。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手,讓東北早一天扭轉目前的頹勢,向世界展現出自己的風采。作為一位穿越眾,能夠為國為民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才不枉蒼天給自己的機會。

    “機加工車間那邊,唯一的一台深孔鏜床還是小鬼子時代留下的,後來雖然進行過幾次大修,但精度已經不行了。還有大立車,現在我聽說上海那邊的廠子都已經換成數控的了,我們用的還是蘇聯援助那時候的立車,加工直徑也不夠,不得勁啊。”李根元掰著手指頭給林振華講述著,就像一個老農在談論著自家園子裏種的小白菜一般。

    “李師傅,說到深孔鏜床,你覺得魯中機床廠的產品怎麽樣?他們新搞出來的1000毫米數控深孔鏜床,孔距誤差小於0.02毫米,在國內市場上的價格才100多萬。”林振華笑著問道,他這是在捎帶著做點市場調查了。

    李根元聽到林振華說起魯中機床,立即翹起了一個大拇指,說道:“魯中機床的鏜床,那是沒說的。你說的那個新產品,我也聽人說起過。我們大連的東遼造船廠,用了他們兩台,跟你說的一樣,1000毫米,誤差才2道,跟進口機床的精度差不多了,了不起啊。”

    “嗬嗬,李師傅過獎了。”林振華得意地自謙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