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

463 霸氣側漏(1/3)

    聽到眾人的推舉,楊欣臉上露出了一抹紅暈,她理了理頭發,微笑著說道:“感謝各位領導的信任,既然大家都讚成由化工設備聯盟來牽頭搞技術攻關,那我就代表秘書處在這裏表一個態吧:隻要大家齊心協力,發揮45萬噸乙烯會戰的精神,我們秘書處就有信心組織好新的一輪80萬噸乙烯攻關,向大家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這就屬於典型的夫唱妻隨了。把國內的石化設備廠家綁在一起,衝擊80萬噸乙烯設備,這是林振華早已定下的思路,也是得到了漢華重工集團總部認同的思路,楊欣自然是全力配合的。

    乙烯設備的規模越大,技術上的難度就越大。更大體積的球罐、更大規格的壓縮機,對於設計、材料、工藝等都會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滿足這些要求的過程,就是技術不斷取得突破的過程。在大乙烯設備攻關的過程中,能夠產生出許多技術的衍生品,這些衍生技術能夠應用於其他化工設備的設計和製造上,從而帶動整個國內化工設備製造行業技術水平的提升。

    能夠認識到這一點的,當然不止是林振華一個人,如黃慶餘、高德才、蔣定義這些在石化設備行業中滾打了多年的老廠長們,自然也是非常清楚這一點的。在剛剛完成的45萬噸乙烯技術攻關中,他們已經獲得了許多的好處,一些耐低溫、耐高壓的材料和相關製造工藝,都已經應用於他們其他產品的生產,並且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由於大乙烯會戰采取的是聯合攻關的方式,每家企業付出的成本並不大,得到的收益卻數倍於此。林振華是一個非常重視技術共享的人,他積極推進各企業之間分享各自獲得的技術,當然,適當的專利費用還是要收取的,以便保護創新者的積極姓。

    中國的化工設備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國內有相當一部分化工設備市場不得不依靠進口設備來滿足,這就決定了國內企業相互之間並沒有太直接的競爭關係。一家企業的技術一旦能夠得到突破,搶到的都是原來被外國企業瓜分掉的市場,並不會威脅到國內其他同行的生存。這樣一種生態環境,就使得林振華組織國內廠家進行協作是具有可行姓的。

    “各位,技術開發的事情,由化工設備聯盟來牽頭是沒有問題的,但研發費用方麵,大家是不是也該分擔一下啊?”林振華嗬嗬笑道,露出了滿嘴的獠牙。

    “這還用說!”黃慶餘不假思索地答道,“林總此前不是說了嗎,收益和付出對等。餘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不肯掏錢搞技術開發,哪能吃香的喝辣的?我們廠務會早就定下原則了,以後廠裏純利潤的10%拿出來搞技術開發。至於80萬噸乙烯這個事情,需要我們出多少錢,我老黃皺一下眉頭就不算是搞石油的。”

    黃慶餘能夠這樣表態,自然是因為從技術開發中看到了好處,此外,對於未來收益的預期,也使得他有底氣做出上述的表示。這一次的大乙烯攻關,主要的投入都是由漢華重工承擔的,但在具體的項目分派時,漢華也就毫不客氣地拿走了利潤最豐厚的那部分,這就是林振華所說的收益與付出對等了。看到這一點,黃慶餘自然知道在未來的研發中,自己應當做些什麽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