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

449 狙擊日本人之野望(1/4)

    對於林振華等人在俄羅斯境內挖人才這件事,皮尤津早就得到了情報,但他也隻能是無可奈何地看著,根本沒有辦法幹預。

    蓋達爾政斧一是出於向西方示好的心態,二是據說有個什麽刺激消費的理論,總而言之,采取了一套大幅度削減軍費支出的政策。這個政策一出台,絕大多數的軍工企業都陷入了停工停產的困境,作為上遊的各家研究部門也同時斷糧了。

    在生活壓力的驅使下,軍工科研人員開始大量流失,有些投奔了新興的私營企業,有些則投向了外國。對於這種情況,皮尤津作為安全部門的負責人,是了解得最為清楚的。一開始,他曾經向總統和總理提出報告,要求阻止那些要害部門的研究人員出國,但總理告訴他說,限製科研人員的流動是不普世的,因為每個人都是生而自由的。

    皮尤津知道,總理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擔心限製要害部門人員出國的政策會得罪西方,因為到俄羅斯來挖人的都是西方國家的機構,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有西方國家的政斧背景。總理發了話,皮尤津也就沒辦法了,要知道,他手上的聯邦安全局的經費也受到了大幅度的削減,甚至還有政斧高層人員所言要取消聯邦安全局,理由自然也是因為什麽普世的標準吧。

    對於中[***]方到俄羅斯來挖人一事,皮尤津心裏也是犯著嘀咕的。蓋達爾的幕僚團隊都是一群書生,不懂軍事和戰略,但皮尤津可不傻,他非常清楚這些軍工人才一旦流入中國,會對中國的國防力量帶來多大的促進。在得知航母權威圖奇諾夫已經應邀決定前往中國的時候,皮尤津約見了老科學家薩維耶夫,請他評估一下中國建造航母的可能姓以及可能對俄羅斯帶來的威脅。

    在那次談話中,薩維耶夫向皮尤津談起了林振華這樣一位年輕的中國商人,並且說到林振華的觀點,即中俄之間和則兩利,鬥則俱傷。

    皮尤津是一個記憶力極好的人,薩維耶夫一提起林振華,他馬上想起了七年前自己與林振華在法蘭克福的那次會麵。林振華覺得自己是一個普通人,以為皮尤津不可能把他放在心上,殊不知那一次會麵給皮尤津留下的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林振華畢竟是一個穿越人士,言談舉止之中多少有些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皮尤津是搞情報工作的,對於這樣的異常自然是十分敏感,因此盡管時隔多年,他還是能夠想起林振華這樣一個奇人。

    有過此前的接觸,又加上薩維耶夫所介紹的這些情況,皮尤津敏感地意識到,林振華也許是一個可以進行合作的對象。皮尤津一直對蓋達爾政斧的對華政策頗有微辭,但以他的身份,根本無法改變現狀。如今,有了林振華這樣一位既有相當的地位,又能夠非常清醒地看到中俄關係實質的民間企業家,也許中俄之間的關係,可以從他的身上破局。

    皮尤津沒有約見陳天、劉向海和何海峰,是因為這三位都是中國政斧體製內的人。以他們的身份,隻能與俄羅斯政斧進行合作,不可能私底下與皮尤津進行合作。皮尤津需要的,是一位體製外的合作者,這可以使他瞞天過海,避開政斧的幹預,實現他的設想。蓋達爾政斧拒絕的僅僅是與中國政斧的合作而已,民間的合作,他們是不會幹涉的。畢竟,民間交流也屬於普世的範疇不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