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

333 討價還價(1/3)

    霍恩比當然明白林振華這樣說的目的是在討價還價,他也是一個商場老手了,哪裏會被林振華唬住。他淡淡一笑,對林振華說道:“年輕人,15美元一台的加工費,已經不少了。要知道,如果我把冰箱生產線遷到印度去,即使每一台冰箱隻給12美元的加工費用,他們也是會接受的。”

    林振華想起了頭一天在斯皮舍爾公司談判時老刀說的典故,不由得笑著說道:“霍恩比先生,我對你說的情況深信不疑。不過,你確信印度的工人不會用沾滿咖哩的手去組裝你的冰箱嗎?”

    貝琳達聞聽此言,也笑了起來,她對林振華說道:“林,我怎麽覺得你對印度人有一些成見呢?要知道,你們江南省的工人雖然不吃咖哩,但他們吃辣椒的能力也是非常驚人的。”

    “這個不能相提並論吧?”林振華道,“我們的工人雖然吃辣椒,但他們不會把辣椒醬抹在冰箱上的。”

    大家哈哈地笑了起來,霍恩比也不是沒見識的人,對於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裏工人的情況,他多少有所耳聞,林振華舉的例子雖然比較極端,但也說明了一個情況,那就是印度的工人紀律姓的確是比較差的。

    選擇合作夥伴絕不是誰便宜就選誰的,工人素質、企業信用、政治與社會的風險等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內容。霍恩比在此前沒有把工廠遷到海外去,也是因為找不到更合適的合作夥伴。對於林振華的企業,霍恩比曾聽貝琳達說起過,他也親自察看過漢華家居公司生產的五葉風扇以及噴瀑式洗衣機,這些產品無論是內在質量還是表麵的做工,都已達到了一定的水平,這也是霍恩比有意與林振華合作的原因所在。

    “好吧,年輕人,我承認你說的對。”霍恩比不想和林振華繼續繞彎子了,他直言不諱地問道:“你說說你的想法吧,每台冰箱你們希望拿到多少加工費。”

    “一口價,25美元。”林振華說道。

    對於加工費,林振華大致算過一筆帳。他打算用來承接泰戈公司冰箱生產業務的平台,自然就是讓輕化廳覺得頭疼無比的江實電。江實電過去年產15萬台電冰箱,生產工人大約是1000多人。如果要把生產線擴展到年產30萬台,生產工人大約要增加到2500人左右。

    如果每台電冰箱的加工費是15美元,30萬台電冰箱,能夠掙到450萬美元的加工費,即使是按匯率計算,也相當於1700萬元人民幣。2500名工人一年的工資也就是300多萬的樣子,加上其他生產投入在內,一年成本撐死了也就是600萬,1700萬的收入算是非常豐厚了。

    不過,林振華是看慣了大錢的人,他看出霍恩比的確有意把生產遷到中國去進行,這樣一個敲竹杠的好機會,他怎麽會放過。他同時也算過另一筆帳,知道即使按25美元一台的加工費,霍恩比得到的利潤也要比現在高得多,誰讓他現在用的工人都是周薪420美元的大爺們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