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

239 大人物(1/4)

    第二天,喬海老先生如約來到了中國展團的場地,林振華把他介紹給了高祖興。高祖興與喬海深談了一個多小時,徹底打消了這位海外華僑的疑慮,喬海當即表示,將向中國投資500萬美元,與漢華重工建立一家合資企業,廠址自然是選擇在潯陽。

    至於馬傑他們看中的那一院子廢舊設備和零件,喬海答應,作為見麵禮,全部免費送給漢華重工,而且全額負擔從德國到中國的海路運輸費用。林振華好說歹說,喬海才答應這一趟運輸的運費由漢華重工來承擔。

    雙方搶著付錢的這種舉動,也隻有在中國人之間才可能發生了。從德國把這批設備運回潯陽,海上運費要一萬多美元,但即使是衛景文這樣吝嗇的人,也沒有為這筆錢而覺得心疼。隨隨便便修複一台機床,這一萬多美元也就賺回來了。

    後麵幾天的展覽,熱鬧程度已經不如此前了,許多交易都進入了簽約的階段。高祖興帶來的幾名外貿部工作人員成天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不過,大家即使餓得胃疼,也是歡天喜地的。據高祖興拿到的匯總報告顯示,這一次整個展團簽下的訂單接近了4億美元,這其中還不含如南蘇丹錫雅部落這種尚不確定的業務。

    在此期間,還出了一件比較敏感的事情。快要閉展的那天,幾位來自於蘇聯的采購商走進了中國展區,向朱晉文打聽有關機械加工方麵的問題。這幾個蘇聯人中,有一位領頭的,英語說得不錯,但對於機械懂得不多,另外兩人顯然是專業人員,但英語又不行,把一些概念說得顛三倒四的。

    朱晉文聽了半天,也不知道對方想說什麽。無奈何,他隻好從林振華手裏把衛景文借了過去,這位老先生早年是學過俄語的,功底不錯。衛景文和蘇聯人聊了幾句,臉色就變了,連忙找了個借口,出來向林振華報告。

    “小林,你看到那幾個蘇聯人沒有?”衛景文小聲問道。

    “看到了,怎麽,他們要買什麽設備?”林振華不經意地問道。他剛才的確注意到了有蘇聯人到展區來,不過並沒有多想什麽。

    “他們在打聽做複雜曲麵加工的設備。”衛景文說道。

    林振華也不由得心中一凜:“複雜曲麵加工?他們是幹什麽的?”

    衛景文道:“我很懷疑他們和劉所長是同行,他們問的問題,和我們上次搞那個仿五軸加工的問題有很大的關聯。”

    林振華有些詫異:“他們怎麽會向我們來了解複雜曲麵加工技術呢?不管從哪個方麵來說,蘇聯的機械加工能力都不比我們差啊。”

    這裏有一個情況是林振華所不了解的。蘇聯的重工業水平總體來說是很強的,但在某些方麵還有短腿,尤其是精加工方麵,存在著不少瓶頸。為了提高機械加工水平,蘇聯曾經嚐試著要從西方獲得一些高精度機床,並且因此還鬧出了一起所謂東芝事件。

    蘇聯通過秘密交易從東芝公司獲得了幾台五軸機床,並沒有完全解決軍工係統在機械加工方麵麵臨的難題,而要從西方國家獲得更多的裝備,難度又非常大。在這個時候,上海的間諜傳回來一個重要的信息,中[***]方有一艘潛艇正在進行海試,潛艇的噪音低到了90分貝以下,也就是低於海洋的背景噪音了。蘇聯軍工部門由此分析,中國人一定是通過某種方式解決了螺旋槳的複雜曲麵加工難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