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

078 生意興隆(1/3)

    無意中揀到了一個電子工程師,林振華心裏美得很。第二天,他帶著彭少哲去縣中和衛景文見了一麵,說好以後由他們直接聯係,林振華就不再管具體的事務了。彭少哲受到父親的熏陶,也是一個小科技愛好者,還曾經裝過收音機的,所以與衛景文還很有些共同語言。

    關於雇衛景文當兼職的事情,林振華沒有向妹妹細說,隻是說衛老師的水平很高,正在幫勞動服務公司設計一些產品,解決重大的技術難題。林芳華對此也非常高興,覺得自己在這件事情裏也是出了一份力的,總算是幫哥哥做了一點事。

    衛景文與林振華形成雇傭關係之後,在班上對於林芳華自然又多了幾分關照,不過林芳華此時已經是班上成績第一的學生,受到這種特殊關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沒有人會想到其中還有什麽其他的原因。

    技術問題解決了,漢華實業的各項事情都開始步入正軌,發展的勢頭比林振華事先估計的要順利得多。

    褚紅陽開始長住南都市了,偶爾才回豐華一趟。漢華機械廠在南都設有一個辦事處,有幾間房,褚紅陽便占了其中的一間,作為自己的住處。辦事處本來就是歸供銷科管的,而褚紅陽的父親就是供銷科長,所以他有近水樓台之便。有些時候,客戶對褚紅陽不信任,非要到他的單位來看一眼,褚紅陽便把他們帶到辦事處來,也算是有個見證了。

    在跟著林振華跑了幾趟業務之後,褚紅陽的業務細胞被激活起來了,眼睛裏看什麽東西全是錢,瞳孔都恨不得變成了方形的。幾個月的時間裏,他幾乎跑遍了南都市所有的機關單位,大到單位的大門,小到辦公室裏的衣帽架、臉盆架,隻要是能夠談成的業務,他葷素不挑,全都往自己的筐裏揀。

    在當年,國家財力十分有限,各個單位能夠拿出來改善辦公條件的錢不多,所以大的業務很難談成,但褚紅陽走到哪裏都聲稱自己是待業青年,喚起人們的同情,最後總能夠揀到一些邊邊角角的小業務。幾個月下來,竟然讓他拉到了七八萬塊錢的業務。所有這些業務,成本都超不過50%,有些甚至可以低到10%或者20%,林振華粗粗地算了一下,發現公司的毛利已經能夠達到五萬以上了。照這樣算下來,一年掙到10萬的毛利也並非難事,他給廠裏的承包承諾已經能夠輕鬆實現了。

    褚紅陽能夠撐起業務攤子,林振華便把精力轉到了公司的內部管理方麵。他進行了大膽的嚐試,在公司裏推行了一套後世非常普遍的績效工資製度,把計件、計時、節約、定額等因素都考慮了進去。青工們的文化水平不高,這些彎彎繞繞的算法沒幾個人能夠看懂,但他們知道一點,那就是隻要多幹活,幹好活,就能夠多拿錢。

    錢的號召力永遠都是最強大的,在那個大家生活都很拮據的年代裏,錢更是硬道理。林振華承包的第一個月,每個青工平均拿到了15塊錢的獎金,加上本來就有的24塊5角的工資,總收入就達到了近40元,個別拿得多的,已經提前實現了月薪過半百的目標。這一下,整個漢華機械廠都轟動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