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

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2/3)

    “天下事,在於吏治和賦稅,能從外麵取,就不用壓榨朕的赤子黎民,賦稅寬鬆了,民間就繁茂了,氣數就凝聚了。”王弘毅說完沉默了。

    虞昭知道這策,使民間讀書人有異意,不過當了首相幾年了,這天下情況都經手,自不是隻會闊腐之詞,而且自己到了宏武六年就要退,自己的兒子還有希望當宰相,說:“皇上說的是,扶桑國藩鎮林立,民生凋零,卻有著大量銀礦和金礦,隻要能開港割地通商,本朝茶葉、絲綢、瓷器都能獲得高價,與國大有利益。”

    這時張攸之說著:“的確,現在和扶桑貿易,大量白銀和黃金進入本朝,本朝甚至連鐵鍋和草席之類,都能在扶桑傾銷,價錢非常高,卻是扶桑基本上還不能生產,一隻浙江鐵鍋在長崎能換白銀5兩,運到扶桑的京都,還能翻上五倍價錢,這裏麵利益太大了,不過扶桑有鑒於此,在限製貿易。”

    王弘毅頷首,說著:“所以說必須用水師打開扶桑,逼其全麵開港割地通商,一年朕要賺一千萬兩銀子來補貼國內。”

    “其次就是造火藥,與其國內由兵部和工部開礦,不如向扶桑進口,扶桑國內硫磺很多嘛!”

    “皇上說的是,隻是扶桑難製錢,錢都是用本朝,特別是本朝銅六鉛四噌亮金黃,很受扶桑歡迎,大把錢運去,臣怕影響了民生,是不是恢複銅四鉛六的傳統製錢呢?雖薄了點,但卻適宜,伏惟聖裁。”虞良博說著,這又是一項絕大的民生政務。

    王弘毅沉默片刻,笑著:“銅四鉛六,成色差,流通民間不便,還是這話,這是治亂興衰的題目,不能單從經濟上考慮。”

    “而且扶桑並非沒有銅,銅錢可以運過去,但是可以向扶桑各藩購買大量銅礦石嘛,並且五國之內,也有銅礦,可以購買——我們自己開礦,成本會翻了兩倍還不止。”

    王弘毅又說著:“這開港割地通商,不僅僅是賺錢,還要的是五國為我們種田和開礦,他們不會,我們可以派遣指點,天下之事唯在於錢糧,茶葉、絲綢、瓷器,能換到白花花的大米,能換到大量黃金白銀,這民生就解決了。”

    “這事就照這個宗旨,你們內閣不要存有私意,或有顧慮,按照朕的國策進行,朕自會記得眾卿勤勉,有什麽責難,也是朕擔了。”

    虞昭心裏一陣感動,離座叩首說:“皇上聖明燭照,臣心裏佩服,請皇上放心,臣必鞠躬盡瘁,為皇上辦事。”

    虞昭說得認真,幾人都隨著叩拜,隻見滿殿靜寂,聽著虞昭繼續說著:“天下的黃河要修了,修岸堤、建閘壩,確保無水患之災,這事內閣算下來,要一千萬兩銀子。”

    “雖天下太平了,但天災還有,賑災恤民又是一筆巨款,還有整頓鹽政,開墾耕稼……都需要錢糧,那些書生闊腐之見,臣向來不會理會。”

    王弘毅聽完虞昭的話,請首相起來,沉吟片刻,笑:“首相處理陰陽,分析政事,有此見,朕心裏就安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