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

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有些人活著就很累了!(1/2)

    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有些人活著就很累了!

    “是呀,土地資源貧瘠,耕田非常不容易,現代化的農機無法進入,就算是耕田還是人力,或者是依靠黃牛。”我微微點頭。

    這一路過來,我也看到了不少梯田,梯田的存在隻在山裏,江南又怎麽會有,當然了,梯田要收割莊稼的難度也非常大,不像平原地區,幾十畝上百畝收割機一次性一天就能解決,這裏可以說都是人力。

    也正因為都要依靠人力,所以農活會非常多,所以這裏的百姓,基本上一家人都撲在種地上。

    有人說,為什麽不出去打工呢?打工比種地掙錢多了,要知道在北上廣,混的再差,一個月兩三千工資總不成問題,但是我想說,這裏的人文化水真的有限,因為不管進什麽工廠上班,起碼也要看一下學曆,初中的文憑也要有吧?學曆是求職的敲門磚,加上出去打工,就算是工地上幹活,家裏的老人怎麽辦,老人又怎麽肯放棄一大片農田,家裏的活又應該誰來幹,要知道不種地,那麽就是沒飯吃,這裏不是城市,什麽都可以買得到,這裏基本都是種地自己管吃,特別是蔬菜,沒有一家人是不種的,所以種地是最基礎的生存技能。

    “前麵就是馬亮家了。”前方的楊芳口道。

    隨著楊芳的話,我們抬眼看去,見到了一幢木頭房子,這房子分為上下兩層。

    一般來說,兩層的房子,基本上是上下兩層,層高三米左右,但是馬亮家的房子不一樣,這有點假兩層的感覺,就是一層就好像倉庫,比較矮,然後兩層是一個木梯上去,有一個走廊,分為三個房間。

    在房子麵前,是一片泥巴地,地上都是黃玉米。

    “我來這裏也幾天了,孩子們的姓氏都和我們漢族差不多,彝族人都是漢族的姓嗎?”我好奇地開口道。

    “小陳,你看來是過來的時候沒有做過功課呀,這彝族和我們漢族可不同,他們有他們的族內語言,姓氏當然和我們也不一樣,老師們教孩子讀書,都是用彝族諧音取漢姓,比如彝族中‘木墊’、‘蒙孔’‘莫色’中的‘木、莫、蒙’和漢姓中的‘毛’的發音比較接近,所以就姓為‘毛’,我國彝族人其實不算少,差不多有八九十萬人。”徐坤笑道。

    “徐哥,你知道這麽多呀?”我驚訝道。

    “我以前也資助過山裏的貧困大學生,少數民族這一塊,比如‘彝族’,我也有過接觸,我國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嘛,就算是不知道,要接觸他們的時候,也必須要事先了解一下。”徐坤繼續道。

    “嗯嗯。”我點了點頭。

    “楊老師,是楊老師!”

    隨著一道話語聲,我們見到玉米場地上,一個渾身髒兮兮的孩子對著我們跑了過來,其中一個中年人和老人在刨玉米。

    這個孩子當然就是毛亮了,看年紀十歲上下,應該是中年級的學生,楊芳顯然是特別熟悉這個孩子。

    “楊老師,這是我爸爸,然後這是我奶奶。”毛亮忙解釋道。

    毛亮他爸皮膚黝黑,穿著無袖白褂,至於毛亮他奶奶,一個勁的刨玉米,愣是沒有抬頭,就好像是幹活非常認真一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