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代有佳人

6.沒落王朝的強權女人——慈禧《下篇》(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

    年幼的疏敗兄弟隻有4歲的載田繼位,改年號為光緒。

    慈禧再一次以皇帝年幼,不能處理朝政為由,提出兩公太後繼續垂簾聽政的請求。

    此時,慈禧在宮廷中隻手遮天,眾人唯恐惹怒了老佛爺,又怎會有人反對?

    於是,一出垂簾聽政的好戲再次上演。

    窮則思辨,千古明血。

    大清帝國顧及以身,日漸消沉。

    兩次鴉片戰爭的慘敗,讓清政府迅速墜入腐敗與衰朽的怪圈。

    大清帝國屢屢簽約割地賠款,國格無存,國力喪失,整個國家如同一個匍匐在地任人宰割的病夫,防禦能力土崩瓦解。

    視全如命的慈禧本以為按照自己意願培養起來的光緒帝,會被自己完全控製在手中。

    但是隨著光緒帝年齡的增長,自主意識不斷增強,他開始意識到光緒帝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潛在威脅,有朝一日,自己緊握了幾十年的王朝權位也許會被皇帝剝奪。

    於是,慈禧決定一方麵繼續在光緒帝身上下功夫加以控製,一方麵加快排除異己勢力,培植安插心腹。

    慈禧為了長久專權,他重用晉臣,培植親信,朝廷內左右大臣皆由太後拔用,內廷奔走幻術服飾西宮有年,多為太後耳目,因此他的統治陣腳已十分穩定。

    光緒帝為了擺脫傀儡的影子,真正掌握權力,也在朝廷中拉攏起一夥支持自己的黨羽。

    因此,兩方勢力在內政、外交等諸多方麵存在著嚴重的意見分歧,彼此爭鬥不已。

    一場關於爭奪權力的宮廷鬥爭一觸即發。

    1895年4月, 日本逼迫清王朝簽下馬關條約。

    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為發動在北京應試的1300多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皇帝,痛沉民族危亡的嚴峻形勢,提出聚合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

    1898年1月29日, 康有為上,硬召統籌全局者。

    4月, 康有為、梁啟超在北京發起成立保國會,為變法維新做了直接準備。

    在維新人士和地黨官員的積極推動下, 1898年6月11日, 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事趙詔書,宣布變法。

    光緒帝根據康有為等人的建議,在百日維新期間,頒布了幾十道新政詔令,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麵進行了力度很大的改革。

    這些改革的措施有利於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產階級文化思想的傳播,受到維新派和地主階級開明人士的熱烈歡迎。

    但是,百日維新觸動了封建階級的利益,遭到了封建階級的強烈抵製和破壞。

    清政府中的一些權貴險患、守舊官僚對新政措施陽奉,因為托此抗命。

    百日維新開始後,清政府中的守舊派不能容忍維新運動的發展,於是有人上書慈禧太後,要求鎮壓百日維新運動,並懲治康有為、梁啟超等革新派人士。

    1898年9月21日 淩晨,慈禧太後突然從頤和園趕回紫禁城,直入光緒皇帝寢宮,將光緒皇帝囚禁於中南海瀛台,然後發布遜政詔書,再次臨朝殉政,並大肆捕殺變法人士,百日維心由此宣告失敗。

    帝後之爭也以慈禧一方的勝利告終。

    本來就以腐朽不堪的清政府,在帝後黨爭後變得更加脆弱無力,不堪一擊。

    光緒二十六年 1900年, 中國北方爆發了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運動,引起英、俄、法、德、美、日、議、奧兄等八國聯軍入侵。

    在八國聯軍逼近北京時,光緒被慈禧帶著逃亡西安,在逃亡中,慈禧下令絞殺了義和團運動。

    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歲次薪酬九月七日,清政府在北京與各國訂立的不平等的薪酬條約,向西方列強賠款白銀四億五千萬兩,給本已經危機四伏的清王朝帶來了更深重的災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閱讀記錄(免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