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有種職業叫造反

第一百一十九章:收買人心(1/2)

    經過了兩年的時間,開封府城已經基本上恢複了生機,重新變得繁華了起來,各地人口的不斷湧入,早已經填補了兩年前流失的人口,整個開封府城的人口,再次的突破了一百萬之多。

    “你們聽說了嗎?金國派了使團進開封,向朝廷進貢來了!”開封城內的一間茶樓內,熱鬧非凡,一桌人正一邊喝著茶,一邊聊起了一些見聞,其中一名男子突然說道。

    “何止是金國,西夏也派了使團前來進貢,最新的大華新聞周刊上,都已經刊登了,金國進貢了十萬匹良馬,十萬隻羊,還有二萬頭牛,朝廷則向金國贈送五十萬石糧食。”這位略顯年輕,顯然是念過書,會識字的讀書人。

    “五十萬石糧食啊!那朝廷還是有得賺嘛!”這位看樣子就是個生意人,腦子裏一轉,算得首先是經濟帳,朝廷有的賺,他心裏也高興。

    雖然朝廷賺的錢,也不會給他一份,但身為大華帝國的一名,心裏當然是偏向朝廷了,朝廷賺了便宜,他跟著高興,要是朝廷吃了虧,他的心裏肯定也不會舒服了。

    “那是!要不是朝廷仁義,一粒糧食不給,金國也不敢不進貢的,隻是聽說北方大旱,連草都枯死了,陛下體恤那些金國的百姓,這才施舍了五十萬石糧食,贈送給金國的百姓,度過這個寒冬。”讀書人說道。

    “金國人殺了我們那麽多的漢人,若不是陛下挺身而出,及時的將金軍打敗,把金軍趕出了中原,還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死在金軍之手,朝廷為什麽還要對金國這麽好,送糧食給金國人吃。”第一個說話的人心裏有點氣憤,想不通的說道。

    “這你們就不懂了吧?陛下現在是在采取懷柔政策,用五十萬石糧食,收買北方金國的人心,就是西夏也一樣,自從二年前,西夏敗給了我們大華之後,和我們交界的龍州,鹽州,夏州,宥州等地都被朝廷趁機收回了,要知道這些地方可是西夏最肥沃的土地,產糧食的主要地方,沒有了這些地方,西夏的糧食就不夠吃了,老百姓對西夏朝廷可是非常不滿的。”

    “你們想一想,這個時候陛下把糧食贈送給這兩個國家的老百姓吃,老百姓心裏會怎麽想,是不是會很感激陛下?

    金國和西夏得到了我們大華帝國贈送的糧食,他們會怎麽樣做?恐怕有一半的糧食,能夠真正的分發到兩國老百姓的手中,都算是非常不錯了吧?”讀書人一臉意氣風發的神情,滔滔不絕的分析道。

    “如此一來,兩國的老百姓們,對他們的朝廷是不是會有怨氣?”

    “那肯定是會有的,換了誰是這兩國的老百姓,都是一樣會心存不滿。”另一位男子接過話來答道。

    “心存不滿就對了,這就是我朝陛下想要的效果,到時候兩國朝廷失了民心,而我們大華帝國因為幫助了兩國百姓,是不是就得到了兩國百姓的民心了,用一點廉價的糧食,就能收買到兩國的民心所向,你們還覺得這糧食送給金國和西夏,會虧嗎?陛下所圖甚大呀!”

    讀書人感歎道,好像朝廷想要做什麽,都逃不過他的火眼金睛似的。

    “聽你這麽一分析,好像是有幾分道理,照你的意思,豈不是說朝廷早晩還是要對兩國動手不成?”另一位疑惑的問道。

    “這不是明擺著的嗎?那個開國之君,不想著統一天下的大業,你們想想大唐最強盛的時候,金國的地盤遼東,是不是大唐的?西夏的地盤又是不是大唐的?”讀書人繼續的反問大家道。

    “大唐最強盛的時候,占的地方可多了,整個西域和交趾,漠南和謨北草原,都臣服在大唐之下,難道陛下也想效仿大唐一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