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有種職業叫造反

第一百一十六章:川官們的擔憂(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張軍在戰局已定的時候,回到了開封,做為大華帝國的皇帝,離開京城太久,並不是一件好事,加上又是立國不久,根基不穩,整個國家運轉的還不順,各地的民心,也還沒有完全平靜下來。

    不要說老百姓的心裏不穩,各地的官員,心裏也在七上八下的,持觀望的狀態。

    畢竟是改朝換代,而不是簡單的換了一個皇帝而已。

    大半的官員,都是從大宋的地方官員,突然就變成了大華帝國的官員,心情不矛盾,不複雜,都是不可能的。

    誰也不知道,自己在這個官位上,還能做多久,做不做的穩,未來會怎麽樣?

    也沒有人知道,新的朝廷,新的皇帝,是一個什麽樣的人?性格怎麽樣?喜好什麽,又不喜好什麽?

    畢竟新的皇帝,新的朝廷,新的朝中重臣,對於大多數的官員而言,都是十分莫生的人。

    而正常的換個皇帝,至少大家之前多少會知道一些,新皇帝沒有登基之前,是個什麽樣的人。

    新皇帝在當太子,或王爺之前,他的性格和喜好,大家都是多少會知道一些的,畢竟那個皇子最有可能繼承皇位,大家心裏不可能一點數都沒有,所以提前便已經布了局,不說怎麽討好對方,至少也是盡可能的不去得罪對方。

    而現在這個皇帝,是直接改朝換代之後,立國稱帝的,大家想要了解皇帝的各種信息,也是無從下手。

    文官們最大的擔憂,還是新朝是重文輕武,還是重武輕文,如果是像前朝一樣的重文輕武,那他們自然是非常樂意的,以後的仕途也就沒有什麽好擔心的了。

    反之,他們就要提前做好準備了,最起碼也要提前交好一些武將,比如趁早和武將聯姻之類的,將女兒下嫁給某個武將世家的兒子,少年將軍什麽的。

    在以前,文官們是瞧不起武將的,自然也不願意讓女兒嫁給一個武夫了,因為武夫是沒有什麽出息的,更不會有什麽好的前途可言。

    沒有利益可圖,誰也不會願意和武將們聯姻,前朝的狄青,打仗很利害吧!最後又是什麽下場?文官們一個個的都很精明,自然是不會把自己的女兒,往火坑裏推了。

    成都府知府衙門內,幾名成都府的地方大佬們,圍坐在一起。

    作為最後歸順新朝的地方州府,成都府知州範佑民有點心裏不是滋味,早知道康王趙構會突然歸順華朝,他又何苦要給自己找這個麻煩。

    “牛知府今天召集我們大家前來,不知道是有什麽大事發生了?”範佑民見大家都不開口說正事,隻是說些家長裏短的閑言碎語,忍不住的開口問道。

    牛知府名叫牛大川,在成都府為官也有些年了,今年四十九歲,四十二歲時中的進士,算是晚來福運了。

    作為天子門生,牛大川是非常感激宋徽宗趙佶的,對趙宋朝廷也是忠心耿耿。

    金軍二次兵圍開封時,牛大川都是積極的派出了地方軍隊前往開封勤王,但都是半途而返。

    第一次是金軍已經退兵了,第二次則是金軍封住了潼關,根本過不去。

    再後來就是趙宋亡國了,華夏軍進駐了開封城,康王趙構又在應天府登基稱帝。

    牛大川毫不猶豫的站在了康王趙構的這一邊,並且全力的支持新生的大宋。

    後來趙構派人入川,向成都府路要軍費和軍糧,牛大川也是二話不說,便全力的支持,積極的籌集糧食和金銀,送到應天府,供趙構的朝廷使用。

    再後來,趙構派人到成都府聯係牛大川,朝廷計劃遷都成都府,牛大川也是非常的歡迎,並積極的配合,都開始準備征集工匠,劃出地方來建造皇城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