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有種職業叫造反

第一百零七章:韓昉的心裏矛盾(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現在是兩敗俱傷,此時不停止和中原朝廷的敵對行為,難道要等著我們的兵馬都拚光了以後,再向華朝投降嗎?”一位老臣說道。

    “你都說是兩敗俱傷了,我們金國死傷了很多兵馬,華朝的兵馬也不會比我們的傷亡少,隻會更多,別忘了西夏也在向華朝發動戰爭,華朝隻會比我們更不好過。”

    “中原繁華,人口眾多,是我們和西夏加起來的十倍不止,我們傷亡的兵馬太多,去哪裏找兵源補充,中原則不同,他們有的是人口,隨時都能征到新兵,投入戰場,拚傷亡,我們怎麽拚的過他們。”

    “那又如何?太祖起兵時,不過二千五百人,最後更是以二萬兵馬,打敗了遼國的七十萬兵馬,人多就一定會贏嗎?”

    “那是遼軍,華夏軍可不是遼軍,也不是宋軍,他們和我們一樣的作戰勇猛,兩虎相爭和虎入群羊能是一樣嗎?”

    下麵的金國大臣們,分成了兩個派係,一個主張停戰議和,一個主張繼續增兵,和華夏軍分出個高低來。

    “韓昉和完顏杲,兩位勃極烈為何不說話?你們覺得眼下是繼續增兵,還是要罷兵求和?”完顏吳乞買看向了韓昉和完顏杲點名問道。

    “回陛下,臣覺得現在討論是戰還是和,為時過早,不如等到我們占領了榆關之後再議為好,這個時候議和,華朝也未必會願意,我們更是失去了主動權,占領了榆關之後再議和,就不怕華朝會拒絕了。

    畢竟華朝新立,應該也不想繼續打下去,得到了燕雲十六州的土地,華朝已經占了很大的便宜了,這個時候肯定也想要休養生息了,我們再主動提出議和,會更容易一些。”完顏杲說道。

    韓昉本是燕山府的漢人,祖上侍遼為官,韓昉本人還是遼國的狀元,也在遼國做官,遼亡之後被迫降金,不過金國對他非常不錯,還給他加官晉爵。

    對於韓昉來說,沒有所謂的金國和遼國之分,也不會覺得自己是個漢人,就認同中原的王朝。

    在他心裏看來,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金滅遼,也隻不過是成王敗寇的必然結果而已。

    不過,華朝的崛起,還是讓韓昉的心裏,有了一些變化,其實這也很正常,因為他的骨子裏,畢竟流的還是漢人的血脈,以前他看不起大宋,所以才會對大宋沒有什麽認同感,不認為自己是宋人,而隻會認為自己是個遼人。

    金滅遼後,韓昉的心裏,又很快的以金國人自居了,因為他看到了金國的強大。

    可是金國的強大,卻敗給了新立的華朝,並且還是一敗再敗,這無疑表明了,新立的中原朝廷,軍事力量非常的強大,至少不會害怕金國的武力威脅,也不會向金國稱臣納貢。

    不知道為什麽,當華夏軍擊敗了金國的東西兩路軍的情報,傳到了金國之後,韓昉的心裏居然有些激動了,不是因為金軍的慘敗,而是因為華夏軍的強大,這個時候的他才發現,自己原來一直都是一個漢人,漢人強大了,他心裏才會更好受,與有榮焉。

    而之前,不管他在金國,或者是遼國混的多好,當了多大的官,他的心裏始終都是卑微屈躬的,做什麽事,說什麽話,都是謹小慎微的,因為他知道,無論他的官當得有多大,為朝廷做過多少事,立過多少功,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他是一名漢人官員。

    無論是金國,還是遼國,漢族人做的官再大,麵對遼國時的契丹人,金國時的女真族人,你都會低人一等,那怕是契丹人和女真人,對你非常的尊重和客氣,漢人官員的潛意識裏,都會有著自己要比對方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心裏沒有一點兒自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