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有種職業叫造反

第二十五童:童貫很不簡單(1/2)

    在平定方臘之亂時,童貫的陰險狡詐,殘忍無情就完全暴露了出來。

    用自己的政治手腕,不但血腥鎮壓起義軍,還下令軍中,殺一人賞絹數匹,於是官軍不論對起義軍,還是對起義地區的其他居民,都是大肆屠戮,有時連過往行人也慘遭毒手,甚至闖入民宅,殺害百姓全家,割取首級,以求受賞。

    童貫對此不聞不問,反而大加鼓勵。

    在鎮壓起義的450天中,宋軍共殺死平民百姓不下二百萬。

    童貫的血腥罪行,使被花石綱弄得遍地瘡痍的東南地區,變得更加殘破不堪了,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

    而童貫這個雙手沾滿人民鮮血的劊子手,卻再次“立功受賞”,升為太師,晉封為楚國公。

    然而他的人生在對西夏的戰役中又達到了新的巔峰。

    童貫擔任監軍後,大軍進發到湟川。大軍在此殺牲祭旗,準備對西夏開戰。

    正在此時,突然接到皇帝的手詔,說是皇宮失火,皇帝認為是不宜征戰之兆,於是急令停兵。

    童貫接過詔書後,如無其事地把詔書塞進了靴子裏。軍中諸將紛紛探問他,皇帝到底寫了些什麽呢?

    童貫淡淡地回答說:“皇帝是希望我們早日成功。”在跟西夏的戰爭中,童貫表現低調務實,積極協調,支持,配合各路將領,打了一連串的漂亮仗。平息了大宋西部的兵亂。

    在慶功宴上,諸將興高采烈地領功受賞,童貫不緊不慢地拿出了那份手詔傳示軍中將領。

    大家一看之下,無不倒吸一口涼氣。這是違背皇帝聖旨啊,是要掉腦袋的大罪啊。

    眾將紛紛問童貫為何要違背皇帝旨意。童貫說:“當時士氣旺盛,要是按聖旨停兵,士氣不再,仗還怎麽打!”

    眾將又問,那要是打敗了可怎麽辦啊!童貫說:“那正是我當時不給你們看的原因,打敗了,責任就由我一人承擔!”

    由此,軍中將領無不對童貫感激佩服。

    不得不說他把人心拿捏的恰到好處,宋徽宗萬般事都依靠童貫,是以他心裏對宋徽宗的旨意,也就左耳聽右耳冒了,事後又恰到好處地拿出聖旨,收買了好大一票人心。

    要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是童貫似乎接受不了這個。

    所以後期童貫在聯合金國攻打遼國時候,率領二十萬大軍卻慘敗而歸,他沒臉回國交差,居然乞求金兵去攻打燕京。

    金兵攻下燕京後,童貫又花了一百萬貫錢,從金兵手裏贖回了燕京一座空城,還舔臉回朝報功。

    童貫作為宋朝高級軍事主帥,所作所為給整個軍隊帶了一個壞頭,導致軍紀廢弛,將領腐敗,為靖康之恥埋下了禍根。

    童貫的一生毀譽參半,他貪財也散財,上到一朝天子,後宮嬪妃,下到文武官員,小小宮娥都收過童貫的恩惠。

    他廣泛的人際交往讓他在遇事時候,都有人給他說好話。

    他貪功圖名,欺上瞞下,因為功名讓喪權辱國,宋徽宗的朝代因為太信任童貫也戛然而止,而童貫則被牢牢地被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成為大宋六賊之首。

    不管怎麽樣,童貫對於行軍打仗,還是非常熟悉的,而且也非常有手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