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有種職業叫造反

第二章:劫個肥羊(1/2)

    盡管張軍說的頭頭是道,大家的激情也被他點燃了,但是,糧食始終是一個大問題,如果連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飽,拿什麽來吸引別人投奔你。

    很多人之所以投奔義軍,不是為了什麽大義,也不是為了事業,為的隻是有口吃的,為的是能填飽肚子不挨餓。

    這些張軍心裏都很明白,隻不過他想得更遠,在喂飽大家肚子之前,先給大家畫一個大餅,讓大家覺得造反是一份很有前途的事業,隻要大家堅定信心,以後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是會有的,朝廷官員享受的一切,大家也都是可以享受到的,前提是要大家多招人入夥,打下縣城,打下州府,大口喝酒,大塊吃肉,沒有什麽是不可以的。

    前世有一種職業叫傳銷,憑著三寸不爛之舌,空手套白狼,什麽產品都可以沒有,卻照樣能賣出天價,隊伍也是一拉幾十上百萬。

    張軍現在玩的就是這種戰術,先把大餅畫出來,吸引流民的加入。

    張軍讓人統計了一下手中的物資,按現在二百人的消耗,堅持半年沒有問題。

    若是減少一些份量,還可以堅持更久。

    如果再招來一千流民,吃用一二個月還是可以的。

    可一千多流民組成的義軍,是沒有辦法攻下一座縣城的,縣城內的守軍雖然不多,但縣衙衙役加上民兵,幾百人還是有的。

    另外還有城外的巡檢使,手下也有個好幾百人,如果有人攻打縣城,巡檢使是肯定要帶人前去支援的。

    說且一千多的義軍,既使打下了縣城,也是絕對守之住的,也不敢守。

    可一旦攻打了縣城,那就是真正的造反了,造反和做山賊,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旦造反,如果不造出聲勢來,朝廷也是不可能隨便就招安你的,能輕鬆的打敗你,活捉你,殺了你,朝廷憑什麽招安你。

    不是你起義了,不是你攻打過縣城州府,朝廷就會招安你,還要看你有沒有讓朝廷招安你的價值。

    如果你的義軍隊伍,經常能打敗前來圍剿你的朝廷禁軍,那麽朝廷為了減少禁軍的傷亡,肯定會想要招安你,再派你代表朝廷去圍剿其他的義軍隊伍。

    比如梁山起義的宋江,兵敗後向張叔夜投降,接受了招安之後,馬上被派去征討方臘領導的義軍。

    朝廷為什麽要招安宋江領導的義軍,就是因為宋江領導的義軍,戰鬥力很強,有讓朝廷利用的價值,否則朝廷為什麽要招安一群反賊,不是自己給自己添堵嗎?

    宋江為什麽願意接受招安,他也不傻,不接受招安,那是必死無疑,接受了招安,說不定還有條活路,最少活的更久一些。

    張軍現在心裏想的是,要做就做大一點,讓大家都沒有了退路,才能將造反事業進行到底。

    現在大家其實都還不算是造反,也沒攻打過城鎮,最多是像胡忠這樣的人,被逼之下殺過幾個衙役官兵之類的,大部分殺的都隻是一些像員外之類的財主或惡少。

    這一夥人,其實說白了隻是一幫山賊而已。

    張軍分派了一些人下山,去招收一些年輕力壯的流民上山,甭管是做造反的義軍,還是做搶劫財物的山賊,都需要盡快的補充一些成員。

    現在二百人的隊伍中,還有好幾十個沒有什麽戰鬥力的老弱婦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