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逆襲:最強女首輔

831:新啟十三年的程首輔(1/2)

    程卿是新啟十三年當上首輔的,這一年她三十一歲。

    這一年,孟懷謹從養在皇宮的宗旨子弟中,選中了淮王和梅蒹葭的長子過繼,這孩子從小接受名師教導,外公是前任首輔,養父是孟懷謹,現任老師是程卿。

    淮王喜愛富貴悠閑的生活,這孩子卻是個愛操心的性子,能從一眾宗室子弟子弟中脫穎而出,是因為他的聰明和品行受到了孟懷謹和程卿的雙重肯定。

    淮王是過繼給了毓章太子的,孟懷謹又選擇淮王兒子過繼,兜兜轉轉的,蕭家的皇位傳承又回到了毓章太子一脈,這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先帝蕭毓仲機關算計,到頭來還是便宜了別人。

    當然,從禮法上算,淮王的長子過繼給了孟懷謹,成了孟懷謹的兒子,從血緣上論兩人則並無關係。

    可那又如何?

    孟懷謹自己就和蕭家沒有任何血緣關係!

    是不是孟懷謹血緣上的兒子不重要,重要是這個孩子完全繼承了孟懷謹的想法和胸襟,是他親手培養出來的最佳繼承人。

    其實過繼的人選,孟懷謹心中早有定論,隻是太後還活著時,這件事一直沒有對外公開。太後一直沒放棄讓孟懷謹立後生子,想要讓顧家的血脈繼承江山,孟懷謹沒有退讓,卻也沒有繼續往太後心上紮刀子。

    新啟十三年春天,太後病重,沒能挺過去。

    太後病重時,賢太妃不眠不休守在太後病榻前,太後薨逝,賢太妃不飲不食,跟隨太後而去。

    這到底是主仆情,友情還是親情,到現在已經說不清了。

    太後死前說自己不想和先帝同陵,孟懷謹便將太後另行下葬,又將賢太妃的棺柩附葬在一旁。

    太後死之前見了程卿,至於和程卿說了什麽,程卿不肯告訴孟懷謹。

    同年九月,淮王之長子正式過繼,十月,這孩子被立為太子。

    大魏有了儲君,國本更穩。

    新啟十四年,孟懷謹首次公開宣稱女子有資格科考。

    有禦史幾乎一頭撞死在金鑾殿前激憤反對,孟懷謹懶得同這些看不清形勢,隻會用性命來要挾的禦史費口舌,不問群臣意見,隻問太子怎麽想。

    太子年已十三歲,是個翩翩小郎,有儲君之風儀,更有清醒的頭腦,大小朝會孟懷謹都會讓太子在場,一開始隻有小事才會讓太子發表意見,現在卻問這樣的大事。

    太子並不慌張,先看了站在文臣之首的程卿一眼,才朗聲道:

    “回稟父皇,兒臣不反對女子科考,但兒臣同樣不讚同降低女子科考試題的難度,如今男子怎麽應試,女子也該有同樣的標準,既允許女子參考,倒不必單獨開恩科,男女都一通參考吧!”

    考一樣的試卷,誰中誰落榜,全靠學識說話。

    反正卷子是糊名批改,在發榜之前又不知是男是女,這樣選人才最為公平。

    這簡直是荒謬!

    古來哪有女子進貢院考試的,簡直是侮了聖賢之地。

    太子反問質疑的大臣,先賢之書上,哪有規定女子不許科考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