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逆襲:最強女首輔

552:山高路遠,大人珍重(1更)(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四月中旬,五皇子接到旨意,啟程回京。

    程卿卻沒有回京的打算,反正五皇子接到的聖旨裏,也沒有點程卿的名。

    五皇子哭笑不得,“你不要和父皇賭氣。”

    “殿下,草民不是賭氣,草民要陪未婚妻回南儀安葬祖父,去年殿試後,草民自己也想回鄉祭祖,一直未能成行,這次就兩件事一起辦了。”

    程卿的理由很正當,別說五皇子,就是皇帝也不好攔著程卿盡孝。

    五皇子恭喜程卿訂婚,還說到了已逝的何老員外:

    “何老是為了淮南賑災而染病,此事本與何老無關,他掏銀子出力樣樣不落於人後,我一定要在父皇麵前為何老討一個追封。”

    程卿笑著道謝。

    心裏沒有報太大希望。

    為狗皇帝辦事的官員,待遇也就那樣吧。

    何老爺子是一介商賈,為了賑災而死,狗皇帝會觸動嗎?

    或許還會覺得是應該的,庶民為天子分憂是本分,商賈又比普通百姓還低人一等,能參與到賑災這樣的大事中是榮幸。

    程卿不在乎。

    因為她知道,何老爺子願意來五河縣,一開始是為了她,後來是老爺子自己想幫城外的流民,老爺子做的事依從本心,求得是問心無愧,本來也沒指望過得到朝廷的嘉獎。

    淮南這場旱災,為朝廷造成了難以估計的損失。

    僅僅是賑災,朝廷前後撥糧共計六十萬石,撥銀40萬兩,從長巾賊手裏收複淮南又興兵動眾耗費巨大。

    而且淮南要休養生息,朝廷未來兩三年不僅從淮南地區收不上賦稅,還要繼續貼補淮南,讓淮南盡快恢複耕種,淮南的天災和人禍,讓朝廷的財政壓力更大了。

    不過皇帝從祖陵中得到的金磚,足以彌補淮南旱災的財政支出,就是不知道皇帝會不會把金磚充入國庫……

    除了朝廷撥糧撥銀,民間募捐也有不少。

    運河沿岸捐銀的富商。

    捐糧的俞家。

    何老爺子陸陸續續拿了十幾萬兩銀子。

    包括被程卿逼著捐了十萬兩銀子的榮九,被程卿打劫了不義之財的許老爺。

    還有買低賣高,從長巾賊手裏賺錢,反手又把賺來的銀子回饋受災流民的崔老爺。

    甚至連藏頭露尾的蕭雲庭,都運過十幾車藥材來五河縣。

    沒有這些民間力量,僅靠朝廷調撥的60萬石糧食和40萬兩銀子,根本就不夠。

    五皇子一行人啟程回京後,程卿也要陪何婉將何老爺子的骨灰送回南儀安葬。四月下旬,時疫基本被撲滅了,要做到這一點,不僅靠程卿從京城帶來的幾個大夫,到了後來,很多大夫從淮安、揚州等地趕來,有些老大夫滿頭白發,是由兒孫護送,坐著牛車過來的。

    程卿對狗皇帝失望,對整個大魏不算失望,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有好人有壞人,大災大難時,才能看得清人性。

    總的來說,淮南的旱災造成許多人死亡,僥幸活下來的,也要麵臨生臨死別、家破人亡之苦。

    但也有許多人得救了。

    不是程卿狂妄,她覺得自己的盡責盡力,讓一些原本會死的流民活了下來。

    她為什麽有機會救人,憑什麽讓別人配合她救災?

    後期可以說是靠人格魅力,前期靠的卻是官員的權勢。

    有權勢的人一個善念,就可以挽救無數條命,一個惡念,這可以收割許多人命,這就是封建帝製下的大魏——要不怎麽說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