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逆襲:最強女首輔

460:我們就是給長巾賊送糧的?(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南儀縣山多地少,當地百姓種桑養蠶為生,如果宣都府的絲綢滯銷,何婉說多少人家要陷入“困境”還是比較輕的說法,她一開始是打算用“家破人亡”這個詞。

    這是個連鎖反應。

    布商賣不出絲綢,織坊不開工,生絲無人收購,桑葉也賣不掉……像何家這樣家底豐厚的大布商能撐,種桑養蠶的底層百姓就沒辦法久撐了。

    何婉說的,別人可能不懂,程卿肯定能懂。

    何婉想找到新的商路是治標的法子,宣都府的絲綢之所以受歡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宣都府水路四通八達,全國各地的布商都願意到宣都府采購絲綢,新的商路,意味著絲綢運出宣都的運費和時間都會增加。

    外地的客商願意承擔去宣都販絲買綢增加的成本嗎?

    運費成本增加了,時間也增加了,宣都府的絲綢不再是客商們第一首選,淮南的商路要是被切斷幾年,宣都府絲綢在整個絲綢市場的競爭力會大大下降,精打細算的商人們會找到可以替代宣都絲綢的新貨源。

    隻要有利益,其他地方的老百姓也會願意從種糧變成種桑養蠶……宣都府想重新找回流失的市場份額,就非常麻煩了!

    “幾年的時間,大魏的絲綢市場會發生劇變,治本的法子不是重新找商路,而是打通原有的商路,讓淮南的商路暢通。”

    程卿的話讓何老員外和何婉都沉默。

    何老員外歎氣:“這哪是我們這些商賈能決定的,長巾賊何時被剿滅,要靠朝廷。”

    “這些長巾賊不好打交道……”

    何婉眉頭緊皺。

    商人是最圓滑的,可以用錢解決的矛盾,何婉也願意花銀子了事。有些比較危險的路途,商人會花銀子保平安,每年到處打點好,自家的貨物就不會被劫,心照不宣交保護費。

    但長巾賊不一樣,何老員外派人想和他們搭上線,他們把何老員外派人送去的財物收下,再把何老員外派去說和的人殺了。

    何老員外現在想起來還氣得厲害:“兩軍交戰都不斬來使,這些賊子果然殘暴!”

    何老員外和何婉的話,側麵證實了淮南地區的形勢有多麽壞。

    許老爺講的,俞三講的,再加上何老員外和何婉嘴裏說的,能讓程卿更了解淮南的形勢以及長巾賊的行事風格。

    “您就放心吧,長巾賊成不了大氣候,他們殺官殺地主,連進入淮南地區的商人也不放過,朝廷不下決定剿滅他們,他們自己也撐不久!”

    人啊,千萬別把路走窄了。

    長巾賊要想發展壯大,同樣需要物資。

    養兵是要耗糧的,淮南幹旱,長巾賊如今靠著搶來的糧食可以養兵,那搶來的糧食消耗完了呢?

    他們應該也搶了大量錢財,但把商人殺光,誰敢販糧食去淮南!

    暴徒就是暴徒,沒有遠慮,自有近憂。

    程卿的話,讓何老員外和何婉麵麵相覷,半晌後,何婉小聲道:“或許他們就沒想過要買糧,朝廷不是要給淮南送糧去嗎?”

    買什麽糧啊,朝廷要送去淮南賑災的四十萬石糧食,就是長巾賊的儲備糧。

    想到這裏,何老員外和何婉都一臉擔憂看著程卿。

    哪曾想,程卿偏偏做了淮南賑災的副官,這個差事可把腦袋別在了腰帶上。

    程卿也覺得後背有點涼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