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之王

379 後台待機(1/2)

    很多時候,人們總是產生一種誤解,特立獨行的地下音樂就是對流行音樂的一種反叛,甚至是嗤之以鼻,藝術和商業就應該是勢不兩立的對立體,喜歡獨立音樂的聽眾必然就對流行音樂充滿了厭惡。

    但這是錯誤的。

    披頭士就是最好的範例,他們的音樂是過去半個世紀最為流行的旋律之一,和弦簡單、朗朗上口,輕而易舉就能夠贏得普羅大眾的喜歡,在市場取得巨大成功,那麽,“流行性”是否影響了他們的曆史地位呢?

    答案恰恰相反,“流行性”奠定了他們的曆史地位。

    更多時候,專業音樂人或者地下音樂人所反對的,不是流行性,而是“複製黏貼”的流水作業,為了迎合市場而丟失了自己的想法與特色,僅僅隻是機械性地將和弦排列組合,然後塞入鼓點節奏製作成為音樂。

    當然,這樣的音樂可以輕輕鬆鬆地迎合市場,因為科學研究就證明了,人類的聽覺擁有自己的舒適領域,在無數和弦之中,有四個和弦的排列組合是最符合人類聽覺舒適區域的,往往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所以,如此音樂能夠在公告牌上取得出色的成績,但是,流水作業卻丟失了音樂人屬於自己的感悟和靈魂。

    這,才是真正令人排斥的。

    “藝術和市場”,這不應該是對立的兩個因素,而應該是在互相排斥之中擁抱彼此,保持流行性的同時又追求自我堅持自我,這才是藝術創作最困難卻也最可貴的部分,“雅俗共賞”,並不是一個傳中的詞匯。

    其實,黑鍵樂隊和一日國王都有著相似之處,丹-奧爾巴赫和羅南-庫珀一樣,他們都在堅持創作屬於自己的音樂,同時又在藝術海洋之中探索引發所有人共鳴的密碼,“孤獨男孩”的成功就是靈感碰撞過後的果實。

    同樣,“我的惡魔”也在某種程度尋找到了平衡——所以,當初演唱會結束之後,這首單曲能夠引發如此多共鳴;而羅南在編曲架構之上的科學探索,構建出三維立體的聽覺感受,則成功得到專業人士的讚賞。

    此時,丹-奧爾巴赫和羅南在後台相遇的時候,三言兩語就能夠尋找到彼此的共鳴,確實遇到了誌同道合的夥伴。

    羅南能夠在丹的眼神裏捕捉到真誠的光芒。

    於是,羅南的笑容也就越發放鬆些許,“我反而是更加期待合作舞台,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夠和你們一起完成演出。”

    “啊哈!那就再好不過了!我剛才還和帕特裏克起,也許我們應該在舞台合作一次。”丹重重地拍了拍羅南的肩膀,幹瘦的身軀爆發出超乎想象的力量,紮實地落在羅南的肩膀上,“聯絡方式,我們立刻需要留下聯絡方式,在這個家夥後悔之前。”

    爽快直接的表述方式讓羅南的心情也跟著一起飛揚起來,打趣了一句,“這下我就放心了,你們不會轉身逃跑。”

    帕特裏克爽朗的笑聲壓製住了丹的聲音,然後就可以看到丹滿臉嫌棄地揮了揮手,抱怨道,“他總是這樣。”

    “哈哈哈。”這次,羅南是真心爆笑起來——如此場景是不是有點眼熟?奧利在這裏應該能夠感同身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