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隻是想演戲

第937章 不怕同行的競爭(1/2)

    飛訊做公益,是認真的,而且從來不相信其他公益機構,全都是親力親為。

    沒辦法,方既明被上輩子的公益機構坑怕了,郭美美之流就不說了,那都是常態。就算是做事的公益基金,尼瑪的敢收10%的捐款管理費用?!現在飛訊公益基金,一筆上萬的捐款,都用不到1%的管理費用!

    這裏麵的水有多深,用腳趾頭都能想得到!那些公益機構,可能向國外看齊了。國外都是有錢人成立的公益基金,其實就是把錢從左口袋倒入右口袋,收到了一萬塊錢的捐款,拿出去做善事的隻有一千塊錢。剩下的九千塊錢,都進入了有錢人的腰包。

    不信?

    有錢人還做醫療研發呢,因為公益基金做醫療研發,連可憐的稅收都不用交了。不僅如此,外國的醫療企業利潤簡直是暴利,直接導致了歪果仁連生病都不敢去醫院。很可能去一趟醫院下來,你的存款被掏空,甚至還負債了。

    在中國,公益機構也染上了這種壞毛病。你去別家捐款一萬塊錢,可能用到災區的隻有九千,這還是好的。有的,估計連一半都沒用到災區上麵。

    但飛訊公益基金呢,可能會把九千九百九十塊錢都用到了災區,剩下的十塊錢是轉賬手續費、工作人員的飯錢、工資……但是,方既明從來不會這麽算,就算沒有其他人的捐款,管理公益基金的員工,也是按照飛訊員工的標準發放工資的。

    甚至在公益基金做得好,管理得好,回來直接帶一個部門。

    這樣的晉升製度,在中國企業裏都是獨一無二。不過很快不是了,因為有能力的企業也在效仿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飛訊公益基金被網友稱之為“網絡良心”,飛訊也發展得順風順水,很多網友樂意在飛訊上花錢。雖然每次在充值頁麵,飛訊都會打出四個大字“理性消費”,可已經玩上頭的網友們,往往都不怎麽“理性”,反而是“野性消費”。

    袁本衢仔細回想了一下,飛訊是怎麽做大做強的。

    除了飛訊有著良好的盈利模式之外,更重要的是飛訊做事很有良心。

    “方董,我明白了。”

    袁本衢呼出一口氣,“要用心去做公益。”

    方既明也沒多說什麽,這種事,悟到了就是悟到,沒悟到就是沒悟到。

    公益,有能力的話人人都能做。

    但用不用心,差別很大。

    反正方既明知道的,很多企業都不放心那些基金會,每次災情來臨之時,都會自行組織物資前往災區。為什麽呢?那些基金會就不會捫心自問一下嗎?那些公益機構不會覺得臉紅嗎?方既明不提倡聖人模式,但最起碼的賬目分明,你公布出來,哪裏哪裏用了錢,哪裏哪裏用了物資,清楚可查的話,估計社會上每人對這些公益機構不放心的。

    可是,這很難嗎?在方既明看來,一點都不難,無非就是清點,查賬,然後嚴格管理物資、款項去處而已。

    然鵝,很多公益機構都做不到。

    是怪百姓不信任你們,還是因為你們自己做得不夠?估計每個人心中都有杆秤,能稱量出一切不平等之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