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隻是想演戲

第五百八十六章:兩萬人陷阱(1/2)

    談戀愛嘛,不就是逛逛街,看看電影什麽的。大不了呢,找點好玩的東西,兩個人一起完成。

    方既明今天,就找到了一個好玩的地方——手工製陶作坊。

    其實方既明也驚奇的,怎麽這年頭的燕京就如此新潮了,連製陶手工作坊都有了?

    也不糾結怎麽回事了,上手玩了再說。

    還別說,林清漪玩得特別開心。

    或許在人類基因裏,就有玩泥巴這個隱藏選項吧?

    感情嘛,都是藏在小事裏。兩個人的共同經曆,能很好的促進感情。這不,回程的時候,林清漪甚至主動撲入方既明的懷中,撒嬌起來了。“既明,我覺得自己好幸運。”

    方既明卻笑了笑,撫摸著她的秀發,然後在她光潔如玉的額頭上親了一下:“我覺得自己才是最幸運的,上天把你送到了我身邊……”

    好吧,司機朱軍日常吃著狗糧,隻能默默吞下單身狗的眼淚。

    “信息管理係統我做出來了,你要直接運用嗎?”林清漪突然眨著眼睛問道。

    方既明一愣:“論文也出來了?”

    “嗯,交了。”林清漪笑道,“可能有SCI影響因子2.0以上。”

    方既明是知道的,很多學術人士窮盡一生,其實就是為了一篇論文,更重要的是論文的影響力,也就是影響因子多少。這其實是論文在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簡單來說,就是一份期刊發表的論文,在前兩年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

    引用越多,就代表你的論文越有價值。

    方既明說道:“你是國內唯一有實踐數據支撐的研究者,影響因子才2.0?我覺得太少了吧,起碼有4.0的。”

    林清漪嘟嘴說道:“哪裏有這麽多,我的研究還很粗糙……”

    “國內也沒見得有多好啊?”

    方既明吐槽道,“一個個閉門造車的,都不知道他們研究信息管理係統,到底給誰用?”其實方既明也知道,不僅僅是企業內部需要信息管理係統,連體質內也是需要的。很多專家教授的研究方向,其實是瞄準了體質內。

    然鵝,體質內不講究效益,它隻對人民群眾負責,所以出發點就不一樣了,這信息管理係統企業當然用不上——太沒有效率了!現代化的企業,需要透明、垂直、高效的信息傳達。這就是為什麽很多企業,到了兩萬人規模以後,就開始增長乏力。

    那還是管理得好的公司,像方既明名下的公司,哪怕是飛訊,不過一千多員工,現在也開始有點戰鬥力下降的趨勢了。

    人是最難管理的,特別是互聯網公司,是智力密集型企業,勵每個人突破自我,需要的是協同而非管理,如果信息傳達不到位,執行效率不高,這裏麵的內耗成本和阻力最後自然就開始拖後腿了。最關鍵的是,公司達到兩萬人規模後,人均效益增長開始下降,甚至倒退。這,就是企業增長乏力的根本原因。

    好比方既明,其實不懂管理。而很多互聯網公司的創始人,也是理工男,IT男,沒管過這麽多人也沒被人管過。很多CEO有的隻是口號式的技術改變世界夢或者低俗的IPO夢,在企業管理方麵差不多是後來才學的。很多互聯網公司大都沒有製定好完善的管理結構,調動和發揮強大的組織力量……所以,互聯網公司在急劇壯大之後,就開始增長乏力了——內耗太嚴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