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隻是想演戲

第五百七十九章:核心技術不能受製於人(1/2)

    第569章核心技術不能受製於人

    別看中國製造業似乎很厲害,但其實都是從人口紅利中擠出來的勞動力聚集企業。也就是說,真正做高新科技的企業不多。

    正因為是不多,所以做高新科技這種實業就很難。

    方既明是深有感慨的,即便是做手機,找齊了供應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要想殺出一條血路,就必須搞低價競爭。也就是說,看誰克扣工人狠,能壓低成本。不然的話,這個手機廠商就很容易失敗。

    這並非是方既明想要的,所以神州在不斷投入研發。

    儲存IC,是神州第一個突破的關鍵技術,也打破了國外的壟斷,所以成本肯定會下降。再自研出主板來,又是一個省錢的大件。這些,都是能降低手機製造成本的。

    靠剝削、壓榨工人得來的利潤,有什麽用?

    科技要想進步,就必須進行研發!

    方既明不僅自己研發,還給了合作商研發任務。比如京方、飛馬的屏幕,神州向他們下了研發後的訂單,你說他們能不去研發嗎?還有各種按鍵,也是國內供應商提供的,神州也提出了工藝要求。這樣的情況下,算是倒逼著國內供應鏈成長。

    可惜的是,國內的供應鏈,還占不到一部手機的10%。說起來很可笑,明明所有工序都在國內完成組裝,可偏生呢,供應鏈的核心都要倚仗國外。要是被掐脖子,那麽中國的手機製造將會死掉一大半。

    這就是核心受製於人的無奈,也是為什麽神州一直強調自研的原因。

    除了芯片、攝像頭之類的大核心無法自給自足之外,其餘的供應鏈,方既明是很有野心的,最起碼要做到供應50%以上。

    隻有掌控了供應鏈,國外的供應鏈才明白,話語權在誰的手中。

    方既明知道,隻要中國人進入的行業,那麽很快就會把行業玩壞了。歐美,包括霓虹、棒子國都別想再攫取高額利潤!以前的白色家電是,現在的電腦、手機也是。

    隻不過呢,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想追趕人家發展了十幾二十年的成果,還是太難了。

    就拿芯片來說,看似差距不大,但沒有光刻機在手的中國,方既明還是覺得太難了。即便設計出優秀芯片來,一樣製造不出來!

    憋屈啊!

    方既明歎了口氣,慢吞吞地回到了宿舍。

    “小明童鞋,怎麽愁眉苦臉的樣子?”

    於洋現在很注意方既明,這可是他的老板啊!

    方既明暫時笑了笑,說道:“沒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