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番外第71章 楊修:我帶來了這個時代的和平(3/4)

    但這段經曆,也導致劉備對遼東百姓是有感情的,那都是最早他治下的子民。

    這次禦駕親臨,時隔三十年,當年被劉備拯救於水火之中的災民,現在至少也五十多歲年紀了,這個時代普通平民的平均壽命還是比較低的,能活到這一天的也就兩三成。

    饒是如此,禦駕還是受到了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愛戴,讓劉備感受到了不亞於回鄉涿郡的氛圍。

    劉備在最北麵的柳城郡視察期間,免不了親自到軍屯的營區裏,跟開荒將士們一起聚飲。視察持續半月之久,十月才踏上了最終回返中原之路,並趕在臘月底之前回到了雒陽。

    ……

    回到雒陽後的劉備,倒也沒有立刻輕舉妄動,而是讓大家安然過了個年,時間轉眼翻篇到219年正月開春。

    期間劉備也是如約先給大家一點甜頭,之前出巡期間、在揚州時承諾的“朝廷以後發黃金賞賜,就真的實發黃金,不再按官方匯率折算成銅錢以盤剝群臣”,現在劉備也實打實做到了。

    這一年過年他巧立名目給去年立功之臣發賞,就實打實發了黃金。隻不過量比較少,也就豎了幾個典型,

    誰讓和平年代能立功受賞的人確實少呢,主要都是一些有地理發現或者出使揚威功勞的人。

    然後,到了春耕結束之後,劉備就正式逐步推行了出巡期間,李素探討的那項幣製改革。

    朝廷先是開始著力回收黃金,暫時一萬八千錢一金的價格,一段時間後,執行得差不多了,就宣布發行紙黃金、以法令形式禁止黃金實物作為貨幣流通,隻能作為首飾器皿等物,裝飾性使用。

    也別嫌這法令霸道,為了改三本幣到兩本幣、降低幣種價值波動,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而且對貨幣類物品管製的朝代,也絕對不止大漢,管製的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大漢隻管製黃金,已經是非常仁慈的了。

    畢竟曆史上到了隋唐的時候,還有對“蓄錦”的嚴管呢,富商們在家裏囤積的織錦數量多一點,也算是惡意囤積稀缺貨幣,是要接受盤查的。

    劉備的貨幣改革後續細節,也無需贅述太多,畢竟原理層麵之前李素跟劉備商量的時候,都徹底說清楚了。

    各種可能遇到的問題,也都盡量提前想到了,現在不過是具體執行階段,而且幾個月試運行下來,還真沒遇到明顯出乎當初李素預料的更惡劣情況。

    世家豪強,朝中侯爵,當然有反抗的,然而力度和範圍全部在可控程度之內。

    ……

    朝中穩步推行著幣製變法、讓大漢的貨幣體係更適應金銀大開發的現狀之餘。219年裏,大漢朝政方麵最大的大事,就要數一場萬裏之外的外交斡旋了吧。

    原來,自218年做好準備、啟程西行的大漢使團,終於在楊修的帶領下、在副使馬岱的帶兵護送下,在218年秋天的時候,就抵達了中亞草原與波斯地區交界的帕提亞帝國領土,也接近了羅馬和帕提亞的交戰區。

    隻不過,因為這事兒發生在萬裏之外,所以楊修的抵達,中原這邊並不實時知道情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