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番外第70章 海軍居然還能用來打草原遊牧(2/4)

    可那麽多糧食,當地人也吃不完啊,如果隻是把米糧走海路往中原回運,那價值密度也太低。如今海貿雖然發達了,可至少也要運糖、鹽、醃肉這一級別價值密度的貨物,才能算是明顯有得賺。

    所以在劉備看來,當地雖然肥沃,卻無法反哺中央財政,當地的出產,無法運回去,中原也用不上。而一個無法跟中樞互動起來的地方,建設得越好,反而容易產生分離傾向,將來中原萬一有點戰亂,這兒就自立為王,那也不好。

    好在,李素還是幫周瑜解釋了:“陛下,此地出產雖然隻是糧食蔬菜為主,卻也有兩個用處。

    一來,這裏的餘糧雖然不會直接運回中原,卻可以補貼周邊扶桑本地的山區礦城。在這裏駐紮心腹將領,以後山區礦業進一步發達,人口增多,礦區糧食無法自給自足,掌握了周縣,也就不怕那些礦城出現占山為王的問題。

    其次,公瑾在這裏修城,也是因為近年來對東洋的進一步深遠探索,已經漸漸乏力所致。

    自從八到十年前,大漢就發現了蝦夷島、流鬼島、流鬼半島(勘察加),以及流鬼半島更東的幾個小島(阿留申群島後世的俄國部分)。

    但此後,海船雖然有所新造改良,探索投入也有過加大,卻因為出發母港距離東部邊緣地區太遠、船隊補給籌措不便,製約了探索。

    當時探險船隊糧草,不是從大阪籌措,就是去越山。如果能前移到這周縣,那就是又節約了一千五百裏的海路航程——從大阪到周縣,陸上直線距離才七百多裏,但是走海路不是要繞過兩個半島麽,所以比直線距離又遠了一倍。

    每年出發和回航都要多走一千五百裏,往返就是三千裏了,這多妨礙探索的效率?現在當地建城建港,糧食也能有多餘,就專門供給探索船隊。將來同等條件下,就能再往東北多探索兩千裏了。

    因為東北航路的開拓使用是非常受限於季節的,北方冬天太寒冷,而且西北風盛行,往東北方航行,最遠到十月份就要轉向,節約時間才敢嚐試是否能在寒冬到來之前、就走完往北去的那段路,然後折向回南方。”

    如果是八年前,李素為了“更好地向東方地理發現”而這樣費周折,劉備肯定是不太理解的。但現在不一樣,佐渡島的金山都實打實受益了兩三年了,如果往東能發現寶藏,劉備絕對全力支持。

    隻是,後來那麽多探索,確實也沒有達成什麽“階段性的小目標”,來刺激一下朝廷的神經,熱情也是會漸漸消磨的。

    劉備此刻聽李素的規劃三句不離航海開拓,忍不住追問:“那後來往東北苦寒之地繼續探索,可有新的所得?”

    對於這個問題,李素也是無奈,因為在把扶桑最值錢的金銀礦都發掘出來後,更東北的地區確實是苦寒之地。

    九年前庫頁島巨菜和黑麥也已經引種成功了,這麽看起來後續花的錢確實是白費,除了繪製了一堆地圖,經濟上卻算不過賬來。

    也正因如此,這段時間朝廷投入不多,主要是指望民間自行發展海商海貿來提升造船科技、培養海員水手隊伍。

    李素是很想跟劉備說“對麵有美洲,有土豆玉米這些神物,還有番茄辣椒南瓜菠蘿花生可以豐富蔬菜水果油料,還有可可能造出巧克力這種奢侈品”。

    但這些在揭曉之前是不能說的,一定要找別的好處來搪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