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478章 我無法解釋主角為什麽會像我一樣博學(1/4)

    正所謂望山跑死馬,別看積石山龍夷隘口距離青海湖主湖隻有五十裏直線距離,距離青海湖邊那些純白鹽湖副湖更是隻有二十裏。

    李素一行仍然花了整整半的時間,才走完二十裏的下山路段,到鹽湖旁邊的時候,色已經全黑了,隻能是就地紮營,什麽都看不見。

    不過,李素卻沒有早早歇息,他在下山的路上,在篷車裏睡了一覺,黑後卻做起了夜貓子,讓婢女點起足夠的蠟燭,然後伏案夜書,準備把他醞釀的“租庸調輸法”改革草案,寫成奏章,明就讓人先送回去給劉備,也交由其他朝中大臣討論。

    因為他是真心覺得自己這些受啟發、外加自己琢磨出來的這個法案,對於調度邊遠地區國力資源非常有用,也能把對民力壓榨的隨意性極大地遏製,避免將來種田搞建設搞多了之後,出現秦始皇隋煬帝那樣的下場。

    而且這事兒很急,因為不定對幾個月後可能發生的馬超張飛追擊河套胡虜的戰役後勤規劃有幫助——大草原上,千裏陸路運糧奔襲這種事情,從來都是後勤災難。

    漢武帝的時候收複個河套,後勤就差點兒逼得下洶洶了,若是不加節製,給官員趁機報亂賬上下其手的機會,漢武帝也是隨時可以變成秦始皇隋煬帝的下場的。

    另一方麵,李素的這道奏章,對於下半年即將迎來的交州地區改革和造船大業也是一個推手:

    比如,要是實施“租庸調輸”變法的時候,能夠把海運的價格也定個官方指導價出來,允許海船運輸按單位裏程單位重量給出標準價折抵稅賦徭役,那激勵效果簡直不敢想象。直接政策上一步幹到清朝“漕運改海”的鼓勵程度都有可能,不定從此交州物資都走海運上供朝廷了。

    當然這隻是政策紅利傾向上一步到位,不代表客觀的造船科技一步到位。

    劉妙和周櫻看李素秉燭伏案,直到半夜,也有些心疼,劉妙兩三次過來勸他歇息:“急什麽?想到點啥,隨時都能寫的嘛,何必急於一時?寫得急了也不怕出錯。”

    李素拍拍她的纖纖玉手,溫言撫慰:“明陪你們歇一,不趕路,所以不怕累,趁夜把奏折寫完。這也不是定稿,送到長安後公達元常子初肯定要先討論一些日子的。不定會等我們回去了再最終拍板。”

    劉妙這才沒有多,給他素袖添燭陪他寫,後半夜方歇。

    ……

    第二一早,李素是在妹子們的驚呼中醒來的。

    “這……這鹽湖果然如夫君昨下山路上的那般,走近了看竟如鏡一般呢!”

    周櫻原本不想過早打擾李素的,她隻是自己先起,然後收拾一番,等李素自然醒了再服侍他洗漱。可惜的是,沒有一個女人能抵擋空之境的震撼,所以陸續驚呼出聲,一個個驚醒,然後興奮地跑到鹽湖邊。

    這處鹽湖並不是後世的“茶卡鹽湖”,但青海邊這樣的鹽湖在漢末有好幾處,景色質量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原本青海湖的一部分,後來隨著主湖水位的下降,一部分邊緣湖區擱淺與主湖區隔離了,被陽光暴曬到幾乎幹涸,才析出那麽多飽和鹽分,景致瑰麗魔幻。

    劉妙畢竟是修行之人,穿的鞋也比較輕便舒適不華麗,也不值什麽錢,她看岸邊湖水相對較淺,而且坡度很低,忍不住脫了鞋襪光腳走進湖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