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232章 連弩送上路夠牌麵了吧(1/4)

    密密匝匝破空飛逝的箭矢,與綿綿不絕潑灑周密的灰瓶金汁,都像是永遠無窮無盡一般傾瀉著持續火力。

    經過多日的猛攻,陽平關的關牆已然被血肉染得徹底變紅,還有瀝青一樣粘稠的膠質往下緩緩流淌,每一塊石頭都快刷出包漿來了。

    關牆下死命攻打的西涼兵已經徹底懷疑人生了,雖然牆壁上的敵人武藝稀鬆孱弱,連一刀一槍都格擋不了,但他們的物資實在是太充裕了!

    而且那些負責救火搶險的近戰隊伍,居然鐵甲的著甲率那麽高!就算陷入近戰,防禦的強化也足以彌補武藝的不足,讓你先白砍兩刀也不一定砍得死。

    更誇張的是漢軍的弩手當中,都有相當一部分穿上了鐵盔乃至一種奇怪的、胸口部位比護心鏡大得多的整片鎧甲,有著黑鐵玄甲的色澤。

    在這種甲胄的保護下,弩手們就不用再跟大散關時那樣隻靠交叉火力躲在垛堞後麵側射了,而是可以大大方方露出上半身,精確瞄準後再射,往往對城下拋射箭雨覆蓋城頭的西涼軍弓箭手造成極大威脅。

    這種武器,其實就是李素去年研發出來、準備未來配備給胸甲騎兵的整塊鐵皮胸甲。對於步兵而言,穿上鐵胸甲會對行動產生很大的製約,負重也不一定扛得住。

    但對於站在城牆上站樁輸出的弩手而言,就很舒服了——君不見後世一戰時期僅剩的那些鋼質鎧甲,都是給火力點裏的機槍手用的,就因為他們不用擔心走不動路的問題。

    而之所以說西涼軍士兵們至今沒看清這種甲胄到底是啥,隻能用“疑似”來描述,那當然是因為這些穿著鐵胸甲的新兵弩手從未跟西涼人陷入過近戰,所以沒人有機會接近到近距離觀察的程度。

    董越和樊稠殺得懷疑人生,都理解不了劉備為什麽會給弩手特別定製一款隻有在守城的時候才用得上的精良鎧甲,莫非劉備已經富裕到這種程度了?那他之前怎麽那麽不堪一擊?總不能一切都是演出來的吧?

    隻可惜,投入的沉沒成本已經太多,都死了那麽多人了,甚至遠遠超出了半個多月前的五丈原之戰的戰果數倍,現在要是再前功盡棄,前麵就白死了。

    於是董越和樊稠就像是兩個玩梭哈的時候、前四張牌已經跟了整張牌桌一小半賭注下去了的家夥,實在舍不得最後一張牌不跟。

    既然劉備的援軍還沒有抵達的趨勢,那就再咬牙搏幾天吧!

    董越唯一的後手部署,就是聽了賈詡的話,攻關的同時,再分出一些兵力,去陽平關以南的西關驛附近再當道紮營、兩邊設伏。因為據說從馬鳴閣道乃至嘉陵江而來的南線援軍,肯定要通過西關驛才能抵達陽平關。

    隻要西關驛的穀口堵住了,攻陽平關的部隊就不可能被抄斷後路,可以一直攻打到敵人援軍抵達那天,再徐徐退兵。

    另一方麵,西涼軍還有一些新的、隨著戰局推進而逐漸暴露的困難,那就是他們的後勤。

    因為一路上的糧食掠奪都遠遠低於預期,又沒有攻破任何一座城池劫糧。所以目前西涼軍吃的軍糧,至少八成是從陳倉城運過來的。哪怕隻是支撐十天半個月,損耗也非常恐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