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89章 李洛托夫雞尾酒(1/2)

    要幫助張飛水陸並進、擊退甘寧的水路阻截,從而在狹窄的山穀地形作戰中,迂回截斷張魯的兵馬、使之首尾不能相顧……

    該開點什麽掛好呢?

    麵對這個問題,李素也在心中把他拿下南鄭後這大半個月裏,鼓搗的那些小玩意兒,統統過了一遍。

    拿下南鄭二十多天,李素每天公務也是稍稍有點繁忙的。

    除了把主要精力放在跟傳銷餘毒做鬥爭、籌備教育彩票、吃喝泡澡這三件大事上之外,他也把自己作為一個文科生,現階段在工藝和技術方麵能開的小掛稍微羅列了一遍。

    當時李素第一個想到的、也是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造出雙側的、金屬踏板的馬鐙,外加有木質內襯鞍橋的馬鞍(目前的馬鞍是軟質的,就一個皮革製品鋪在馬背上)。

    這兩樣東西能提高騎兵穩定雙手使用兵器、還能讓騎術普通的騎兵也用上騎槍衝刺而不至於被反作用力推掉下馬。

    不過後來一想,今年主要打張魯,明後年估計也以先跟劉焉較勁為主,蜀中山地戰也沒什麽騎兵大規模衝鋒的發揮餘地,這玩意兒可以暫緩。

    所以李素隻是秘密造了幾個樣品,讓他自己騎馬更加舒坦一些,先用著體驗體驗,不急著推廣。

    除了雙側馬鐙,李素想到的第二個掛就是後世用濫了的火藥,也著實找人去把火藥幾種原材料硝石、硫磺、木炭給搞來了。但初步鼓搗之下,也隻能做到“隔絕氧氣也可燃燒”,但爆破力是一點都沒有。

    李素估計以他那半吊子文科生,和這個時代的實驗科學水平,他有生之年是看不到野戰火藥兵器的出現了。

    (注:主角本來就文科生不懂,所以,不要指望本書出現槍炮,哪怕土火炮也沒有,連扔開花彈的投石車都沒有。否則就不是奸計流了,這也不算逆向金手指,我覺得很合理。)

    雖然造不出火藥武器,但火藥上該花的心思還是得花——戰場上用不了,能夠在興修水利工程、開礦山的時候用用,也算是利國利民了嘛。那種場合可以慢慢精細設計計算、慢慢挖孔打眼施工,說不定膨脹速率差點兒的早期黑火藥,還是有點用武之地的。

    李素之所以這麽堅持,也跟他進入南鄭後,又一天,助理諸葛瑾跟他匯報的一件事兒有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