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63章 前門潰韓暹,後門來楊奉(三更)(1/3)

    韓暹這番鼓舞士氣的話語,倒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白波軍很快繼續堅定往上遊而去,並且分出一些弓箭手跟趙雲的弓騎兵對射。

    很多士卒都真心覺得韓暹這番樸素的話語很有道理:官軍要嚇退我們,這不正明他們打不過我們麽?

    又有誰會想到,關羽其實不是怕打不過,隻是不願意同時麵對幾股不同方向來的敵人,想各個擊破打個時間差。

    然而,熱血是上頭的,現實是冷酷的。趙雲既然目睹過幾場“騎兵和戰船對射、結果吃大虧”的實際戰績,他這方麵的微操經驗顯然比韓暹豐富得多。

    過去這一年半,在幽州的風沙裏來來去去,跟胡人廝殺,經驗值不是白漲的。

    趙雲麾下那幾百騎兵隊形散得很開,距離也保持得恰到好處。

    而韓暹這邊因為人多船少,為了盡可能多運兵,船上基本上就是人擠人。而且運行於黃河壺口瀑布以下遊、三門峽上遊這段水域內的船,本來就都不大,也沒有上層建築遮蔽,這樣敞篷著被射,能不慘麽。

    當然或許有人會奇怪——其他內河船也沒見造得那麽寒酸,南方那些在漢水或者瀟湘之地使用的戰船,不一樣可以造成艨艟、鬥艦?

    這就要到這段河道的水文了——黃河中遊這一段的船,為了能從蒲阪津開進湅水(湅水是這一帶三條黃河重要支流中最窄最淺水量最的),所以不得不把吃水深度做得很淺,上層建築也就要盡量省略了。

    一片水域裏的船的吃水,是受最的港口的吃水製約的嘛。

    這也是為什麽蒲阪津這邊對對岸潼關的威脅那麽——想要從水路繞過潼關直入渭水打到長安城下,你就隻能找到這麽的船。這也是朝廷常年嚴查的結果,為了確保長安三輔之地的戰略安全,不允許在這片水域出現牛逼戰船。

    結果就很明顯了,韓暹根本無法複製之前麹義、關羽以船破騎的輝煌,那麽擠的船,趙雲的人隻要把箭射到船那麽大的目標,就總能蒙到船上某一個人。

    韓暹的部隊裝備水平,連人手一麵盾牌都做不到,不到半刻鍾就苦不堪言。

    “跟我上,所有船到北岸靠岸、分兵去追那個趙雲!趙雲在南北兩岸各有幾百騎,他們騎馬過不了湅水,我們正好先擊破北岸的再回頭收拾南岸的!”

    韓暹終於忍不住了,大吼著下令,讓部隊立刻靠岸。

    白波賊毫無訓練素養可言的有一出算一出,上岸就試圖列陣追擊,但很快被趙雲教做人——趙雲完全可以後退避戰,不跟你打,然後又用幾輪弓箭消耗掉了白波軍上百人的傷亡。

    “渠帥,我們騎兵太少了,追不上啊!”部曲軍官叫苦不迭。

    韓暹這才冷靜下來,連忙再次改變戰法:“是我大意了,別追!讓弓弩手全部上岸,前列槍陣,矛手在外,弓手在內,到岸上列隊而行,保護船隊,水陸並進!不用多久我們就能到解良縣了,孫敬還守著城池等我們呢,進了城就不怕騎兵了!騎兵還能下馬攻城不成!”

    韓暹歪打正著,倒有了幾分卻月陣的“以步弓護船”的思路,隻是具體的陣型和兵器、操練都差得太遠。充其量隻是降低了己方的人員紮堆密度,好在覆蓋式對射中不那麽吃虧。

    韓暹就這樣跟趙雲對射消耗了足足大半個時辰,也往上遊又拱了十幾裏路,距離解良縣城已經隻剩二十幾裏路了,似乎城樓的樓頂都即將出現在地平線上。

    時間也逐漸過了正午。

    趙雲也發現白波軍降低了布陣密度後,再對射已經占不到什麽便宜——關鍵是趙雲手下的幽州精騎都是跟胡人打了一兩年仗的,這些精兵的命值錢,哪怕跟白波軍抓壯丁的士兵一換五,趙雲都是覺得虧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