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52章 辱師之仇,九世可報也(1/3)

    實話實說,在被關羽提醒“你被人跟蹤了”之前,李素對於襄邑這座城市的印象還真是不錯。

    因為他提前一天來這兒賣書、打探消息,得到的回報可比在陳留縣要多得多,他一度為自己來對了地方而慶幸。

    首先,昨天一早,李素剛到襄邑,照例結交本地商人時,就遇到了好事——掌握襄邑縣商路的頭號豪族,居然是大富豪衛茲。

    衛茲這人,李素前世讀史書時沒注意其籍貫,隻是在看到《三國演義》上“曹操回鄉招募義兵、矯詔討董”這一段時,撇到過一眼,隱約是在陳留附近。現在才發現,原來他是襄邑縣首富、掌握了全城大部分賺大錢的生意。

    這衛茲曆史上出資幫曹操募集最初起家的五千鄉勇!想想看蘇雙張世平才為劉備募了五百人,糜竺也才募了兩千人,就知道這衛茲出了多少錢了。

    當然了,曹操的五千家底也不都是仗著衛茲,他老爹曹嵩積攢的家底也占了一小半,估計都是曹嵩當大司農期間貪來的。但就算曹嵩和衛茲出的錢五五開,也起碼小兩千萬呢。

    李素也想過籠絡衛茲,但對方根本看不上他,畢竟人家後來投資曹操,一來是因為曹操起點比劉備高得多,二來也是因為當時曹嵩搬到了陳留避居,衛茲看在曹嵩這個前太尉跟他算半個鄰居,才出這個人情。

    劉備雖然現在號稱“孝義天下知名”,可畢竟隻是縣令,又非同鄉,衛茲怎麽可能為一個“異鄉人”出太多錢呢。

    不過,衛茲也還算客氣,至少是個有見識的,願意在適當的尺度上,跟李素結交一下。所以他首先選擇了承銷更多的書,同時還沒要李素的經銷商打折扣率。

    區區一座襄邑城,衛茲就要了足足各五百套《論語》、《爾雅》和《孝義錄》全集,還說在襄邑賣不完可以拉去隔壁梁郡的睢陽等地賣,反正鄰郡的商路也有不少是衛茲掌控的。

    各五百套,一共就是五千五百卷,每卷50文的“經銷商扣率”,就讓李素憑白多賺了近30萬錢。

    另外,衛茲還準備了一份價值幾十萬錢的禮物,算是跟李素和劉備的結交。對衛茲來說,這點小錢完全是為了多個朋友多條路,結交個有前途的知名人士,花幾十萬錢還是不算啥的。

    在衛茲的介紹下,李素還認識了不少在襄邑本地成名多年的讀書人,雖然沒有什麽名載史冊的名臣,但多認識一些人總歸不壞,李素也就對這次襄邑之行頗有好感。

    直到跟關羽重逢,關羽的當頭一瓢冷水潑醒了他。

    ……

    看著李素毫無江湖經驗的懵逼樣,關羽走下船,用眼神斜斜暗示了遠處一小撮人。

    李素也偷偷朝那個方向看去,就看到碼頭邊緣不遠處,有一輛牛車停在那兒,牛車上擺著幾個酒甕,和一些其他看不分明的貨物——因為都蓋著稻草,所以除了酒甕之外,其他東西都被稻草遮住了。

    牛車旁邊,站著一個佩劍書生,方臉正氣,還有幾個形貌如同仆役的隨從,最後還有一個高大惡猛的壯漢,盡量低調地用鬥笠遮著頭臉,靠在牛車上假裝休息。

    也有可能是真休息,但李素被關羽提醒之後再看,就怎麽都覺得對方是假裝休息了。

    “他們是衝我來的?我來襄邑不過兩天,就是結交衛茲賣賣書揚揚名罷了,能得罪多少人?在衛茲的地盤上,他們就是要搶生意,也不該找我的麻煩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