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太平花

第一部:華夏文脈開太平 九州離析萬民殤 第184章:關中戰雲 涇渭鏖兵(一三二)(1/3)

    從聽到溝外傳來那聲驚呼之後的一兩分鍾時間裏,靖國軍伏兵的一眾官兵們一開始的反應完全一致,那就是壓根誰都不信,因為大家都對徐天凱的精湛射術信心十足。但是,一兩分鍾過後,槍陣各處先後顯露出來一些明顯變化,使得眾人逐漸變得半信半疑起來。

    通過掩體預留的觀察口徐天凱觀察到,在先前自己一箭雙雕,一發子彈同時敲掉劉世晴和另一名官佐的現場,雪地上隻剩下了一名背向溝口趴臥在地的官佐屍體,而作為首要目標的步二標參謀長劉世晴此刻已經影蹤全無。

    沒多久,從現場附近兩架大車扒犁的後方朝著各個方向奔出了七名兵卒,看樣子應該是趕往各處傳達緊急軍令的令兵,這些兵士頭腦和身手都非常靈活,一路上巧妙利用沿途的大車扒犁和其他官兵作為掩護物迂回前行,即便是徐天凱和神槍棚眾人跟蹤追擊地一路開槍截殺,也僅僅隻是敲掉了其中的一人,剩下的六名兵士先後到達了各自的目的地,順利完成了傳令使命。

    接下來,槍陣各處就開始有序行動起來。

    首先,從大車扒犁防線的後方幾騎快馬疾馳而出,分頭奔向了土溝之外的南北兩個方向。

    徐天凱馬上就明白了他們打算去幹什麽,鄧教習此前所料果然不差,敵軍一旦在土溝遇伏,便會立即派出人馬,針對南北兩個方向的城防堅壘陣地迅速展開探查,迅速了解雙方在附近的對陣形勢,由此對槍陣下一步的動向選擇提供有效依據。這方麵的事情,自然有人去管,徐天凱不再放在心上。

    同時,槍陣原本雜亂無章的火力壓製行動,被迅速整理得秩序井然,溝外不再是所有官兵一窩蜂地拚命拉拴摟火,而是立即轉變為調派出其中的一支步隊兵力專門來負責實施火力壓製任務。

    這支步隊中的三排官兵,按照順序輪流交替著投入射擊,循環反複而且有條不紊。如此調整,布置了足夠的兵力和火力來合理承擔對分配目標的打擊任務,既能夠避免反應過激和盲目浪費,又可以通過同一步隊之中的三個排作為相同部署之間的長期默契配合,能夠輕鬆熟練地實現在火力輸出過程中前後波次之間的緊密銜接,確保壓製火力的持續而不間斷。

    此外,從溝外火把光亮的方位變化和大規模人員跑動時所發出的腳步動靜上來判斷,其他沒有參與火力壓製任務的大部槍陣官兵,正在向著大車防線後方的位置迅速收縮集中過來。

    還有,槍陣所有的兵力調動之中,最為顯眼的一個動作,就是特意派出了一支步隊,在友軍的火力壓製掩護下,一百多號人端著槍,拉出衝鋒隊型,飛快地穿過溝口,繞過幾堆燃燒正旺的篝火,跨國地上密布的工兵屍體,全體一口氣衝進了溝內。

    看這隊兵卒一個個動作敏捷利落,隊型前後左右之間呼應配合得當,想來應該是劉協的戰鬥兵,而且當是步二標之中的一支強兵。

    看著槍陣的整體兵力調度如此精準到位,徐天凱對於方才所聽到的驚呼內容,心中已經是相信了七八分。看來,這個劉世晴還真是命大沒死。

    這第二項作戰任務,雖然也一舉敲掉了幾名槍陣的重要官佐,但其中最為重要的打擊目標卻是得而複失,最終未竟全功,實在是令人扼腕痛惜。遺憾的是,一擊不中,已然打草驚蛇,再接下來劉世晴勢必會深藏不露而小心提防,己方怕是再也沒了亡羊補牢的機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