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太平花

第一部:華夏文脈開太平 九州離析萬民殤 第173章:關中戰雲 涇渭鏖兵(一二一)(1/3)

    為了避免投擲出的炸子落到道溝的溝沿上後被彈飛到別處,介天青果斷選擇使用了上拋的投擲手法,脫手而出的炸子高高地衝起到半空,在夜幕中劃過一道炫目的光弧,它將在臨近目標所在的道溝上方不遠處時開始迅速地下降高度,準確地吊射向下方三四尺寬度道溝的中央位置。

    介天青並沒有奢望這一手摟草打兔子的招數就能夠直接炸死那兩隻滑得如同泥鰍一般的老狐狸,因為對於他們而言,隻要能夠有一點點的時間可以提前發覺到危險的臨近,這兩個老油條很可能就會及時地做出反應,像炸了窩的兔子或者狐狸一樣,瞬間奪路而逃並衝出生天。

    之所以決定使用在夜間目標明顯的火繩炸子,介天青的意圖就是敲山震虎和打草驚蛇。因為劉曾二人此時正完全隱身在道溝深處的一片黑暗之中,想必正端著手槍、瞪大著雙眼、一刻不停地緊盯著附近任何的風吹草動。如果介天青二人貿然抵近過去進行搜索攻擊,那就會落入敵暗我明的被動局麵,反會成為人家在守株待兔的過程中所耐心等待出現的那隻倒黴兔子。

    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於雙方所使用的武器之上。

    劉曾二人作為高級官長,雖然他們手頭沒有炸子,但是他們手執的勃朗寧配槍都是能夠進行連發射擊並且射速很快的自動武器,如果將手槍的射擊檔位事先調整到連發狀態,隻要摟緊了扳機,就可以不間斷地持續發射子彈,一鼓作氣地進行攻擊,直到將彈夾中的子彈全部打光。

    而介天青手持的自來得短槍,是一種不能進行連發射擊的手槍,每發射一次子彈都需要摟一次扳機,而身邊的一名部下更是隻有一支單發射擊的騎槍,在每次開完槍之後,還需要通過拉動槍栓來完成退彈和上膛程序,方才能夠進行下一輪的射擊。

    雙方配備的槍支在射擊效率方麵,可以說是天差地別。在遠距離對戰時,騎槍和自來得自然會因為在射踞和精準度方麵的明顯優勢而占盡上風。但是,在當下將要麵臨的瞬間立判生死的短兵相接之中,射踞和精準度方麵的差距已經可以完全忽略不計,而在火力輸出效率方麵的一絲一毫差距,都可以輕易地決定誰是能夠活到最後的幸運兒。

    由此,如果沒有把握做到先一刻發現敵人的確切位置並搶先一步發動精準到位的攻擊,而且做到一擊必殺的話,那麽最終的結果,其中慢一拍的那一方,就隻能成為對手槍口之下的冤魂。

    此時此刻來不得絲毫的急躁大意,更不能發狠蠻幹,而是要沉住氣,抓住機會於不動聲色之中四兩撥千斤,讓優勢的天平自然地倒向自己的這邊。

    所以,介天青所采用的打草驚蛇戰術,其目的很簡單,就是把暗中的敵人請到明處來,讓他們自己跳出精心布設的迷魂陣,並且無法順利發揮出手中自動武器的優勢,主動地站到對手的槍口前麵,使他們反過來變成那隻倒黴的兔子。

    效果還真是不錯。

    就在炸子升過拋物線的最高點,剛剛開始下落的時刻,前方的道溝中就傳出了兩聲輕呼並伴隨著一陣手忙腳亂貼地疾速爬行的動靜。緊接著,從道溝的不同的位置上立馬翻出來了兩個黑影,黑影以屈身抱頭的姿態忽左忽右地高速翻滾著,分別以不同的角度轉向了溝外不遠處的那一叢枯草。

    在就要到達草叢的前一刻,兩個黑影為了發力前撲,都不約而同地略微挺直了身體,一直在耐心等待最佳時機的介天青二人,手中的槍口及時地閃起了光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